實則周瑜既不是為了劉備,更不是為了孫權
偏頭看向身后,顧邵與陸遜立即會意,來到周瑜身旁俯身聆聽。
“孝則去負責封存斬獲,沒有我的命令,哪怕是孫劉也不能調度。”周瑜壓著嗓音,繼續吩咐道:“伯言去負責兩千俘虜,收編成咱們的人。”
不管是戰利品,還是俘虜的士卒,周瑜打算全都據為己有,何必白白便宜孫劉呢?
自己辛辛苦苦幫他們打勝仗,收取一些好處也是應該的
離開廬江前,周瑜可謂挖地三尺,把能帶走的財富全部打包。
廬江周氏四百年的積累,哪怕刨除土地、佃戶,剩余的財富也非常驚人。
不用依靠孫劉,單憑周瑜就能養活這兩千俘虜,完全可以培養成私兵。
“遵命。”陸遜、顧邵隨即離席而去。
另一邊。
劉備與諸葛亮也在低聲交流。
“有些棘手啊”劉備發愁道:“周瑜滴水不漏,咱們不但沒分到戰利品,也沒達到離間的目的。”
“是我失策。”諸葛亮反省道:“以周瑜的才智,如此拙劣的計謀,對他確實難以奏效。”
諸葛亮不禁想起,當初的“二喬事件”。
自詡做得天衣無縫,不料被周瑜一眼識破。
至今諸葛亮都沒鬧明白,到底是如何被看破
今日同樣也是,設計兩難的抉擇,周瑜同樣輕松化解。
不知不覺間,諸葛亮已經將周瑜視作勁敵。
“周瑜擔任主帥的壞處,眼下已經顯現出來。”劉備憂愁道:“此人到底出身江東,一旦涉及利益,表面上看似公允,實則暗中偏袒江東。”
“往后戰利品都封存起來,戰后江東真會跟咱們平分?”劉備暗暗搖頭,“咱們實力不如江東,恐怕事后會賴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