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子來了!快,拖拉機就在大隊部院子里。"
鄭昊跟著老支書來到一個簡陋的院子,看到了那臺有問題的拖拉機,紅色的車身已經有些褪色,但對于王家莊這樣的窮村子來說,絕對算是寶貝疙瘩。
圍觀的村民不少,大多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力壯的都下地干活去了。
鄭昊蹲下身仔細檢查,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拖拉機的變速箱出了毛病,齒輪咬合不緊,導致動力傳輸不穩。這種故障看似復雜,但對他來說并不算難事。
"老支書,這個問題我能解決。
"需要什么工具嗎?"老支書有些擔心,"咱村里工具不全。"
鄭昊仔細想了想:"基本的扳手螺絲刀應該夠用,我有套自己的工具忘記帶來了。這樣,我明天既然檢查出問題了,明天過來的時候我就能修好。"
"那敢情好!"老支書大喜,"要是能修好,我們莊子的人都記你的好。"
圍觀的村民們也紛紛點頭,臉上都帶著希冀的神色。
其實,面對這種小問題,鄭昊即便用簡單的工具,無非也就是十分鐘搞定,但為了不過于暴露自己的實力,鄭昊決定往后推遲一天,這樣不至于像上次過于轟動。
而且也可以避免人們覺得修理簡單,收費卻這么高的嫉妒。
在回程的路上,鄭昊心情有些沉重。王家莊的貧窮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全村就這么一臺拖拉機,平時大部分農活還得靠人力畜力。村民們面黃肌瘦,衣服補丁摞補丁,孩子們更是一個個瘦得像豆芽菜。
這就是這個時代農村的真實寫照。
回到家,天色已經黃昏。鄭昊把白天的經歷跟父母詳細說了一遍。
"王家莊那個樣子我也聽說過。"鄭大山嘆了口氣,"沒辦法,窮地方就是這樣。"
"爹,我覺得咱不能光想著自己家。"鄭昊認真道,"我有個技術,能幫著鄉親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長遠來看,大家都過得好了,咱家才能真正安穩。"
李秀花在一旁聽著,忍不住插嘴:"昊子說得對,現在有能力了,就該幫幫別人。"
這個年代的村民之間,信奉著互幫互助的原則。
"那你打算怎么辦?"鄭大山問。
"先把眼前的活兒干好,把名聲打出去。"鄭昊目光堅定,"然后再一步步來,總會想到更好的辦法。"
夜深了,鄭昊躺在炕上卻沒有睡意。窗外蟲鳴陣陣,偶爾傳來村民晚歸的腳步聲。他想起了前世的經歷,想起了開放后農村的巨大變化。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再過幾年,這片土地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保證自己不觸及某些限制的情況下,盡量改善家人和村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