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緊張,就是幫我遞個工具,拿個零件。"鄭昊安慰道。
接下來,鄭昊開始了表演。他故意放慢動作,每拆一個螺絲都仔細檢查,每取一個零件都要解釋作用。這樣既讓大家看到了修理的復雜性,也展示了他的專業性。
"你們看,這個齒輪磨損得厲害,邊緣都有毛刺了。"鄭昊舉著一個齒輪給大家看,"這就是為什么咬合不緊的原因。"
"那還能修嗎?"老支書有些擔心。
"能修。"鄭昊拿出一把小銼刀,"把毛刺銼掉,再調整一下間隙就行了。不過這個活兒得細心,急不得。"
圍觀的村民們看著鄭昊嫻熟的動作,忍不住小聲議論:
"這小伙子手藝真不錯,動作看著就專業。"
"是啊,咱們鎮上的修理師傅都沒這個水平。"
"聽說他原來在紅星機械廠干過,那可是大廠子。"
鄭昊一邊干活一邊聽著大家的議論,心里暗暗滿意。口碑就是這樣傳播的,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周邊地區都會知道西堯村有個修農機的好師傅。
兩個小時后,鄭昊將拆下的零件重新裝好。這個時間掌握得剛好,既不會太快顯得簡單,也不會太慢讓人懷疑技術。
"好了,試試看。"鄭昊拍了拍手。
老支書親自上去啟動拖拉機。隨著一陣轟鳴聲,拖拉機順利啟動了。老支書試著掛檔,換了幾個檔位,動力傳輸非常平穩。
"好了!真的好了!"老支書激動得聲音都顫抖了,"小鄭師傅,你這手藝真是沒得說!"
圍觀的村民們也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對于他們來說,這臺拖拉機就是全村的希望,修好了就意味著春耕能夠快速的進行。
"小鄭師傅,你這手藝從哪兒學的?"一個村民好奇地問。
"在廠里跟師傅學的,又自己琢磨了不少。"鄭昊謙虛地說,"其實這種故障不算太復雜,就是需要有點耐心。"
老支書從懷里掏出五塊錢,恭恭敬敬地遞給鄭昊:"昊師傅,這是說好的修理費。"
鄭昊接過錢,心里很滿足。這五塊錢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可觀,夠一家人半個月的生活費了。
"老支書,以后再有什么農機方面的問題,盡管找我。"鄭昊收拾著工具,"咱們鄉里鄉親的,能幫就幫。"
"一定,一定。"老支書握著鄭昊的手,"昊師傅,你這次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