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材料和加工工藝。"韋伯解釋道,"蝸桿的螺紋精度要求很高,我們使用專門的螺紋磨床加工。"
"螺紋磨床?"鄭昊繼續追問,"能介紹一下原理嗎?"
施密特毫不懷疑,開始詳細介紹:"螺紋磨床的關鍵是砂輪的修整和進給控制。砂輪必須修整成與螺紋牙型完全吻合的形狀"
接下來的半小時,施密特詳細介紹了螺紋磨床的工作原理、關鍵技術和加工工藝。
鄭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一些"請教"性質的問題。
"那控制系統是怎樣的?"
"進給精度如何保證?"
"砂輪的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每一個問題都讓施密特覺得鄭昊是真心想學習,于是越說越詳細。
韋伯也加入了討論:"除了蝸輪蝸桿傳動,我們還有一種齒輪齒條傳動的方案,精度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齒輪齒條傳動?"鄭昊裝作第一次聽說的樣子。
"是的,用高精度的齒輪齒條來控制分度頭的轉動。"韋伯解釋道,"齒輪的精度達到4級,齒條的直線度誤差不超過0001毫米。"
"這種精度是怎么加工出來的?"鄭昊繼續套取信息。
韋伯開始介紹高精度齒輪的加工工藝,包括粗加工、熱處理、精加工、最終檢測等每個環節。
鄭昊一邊聽,一邊在心里記錄著這些寶貴的技術信息。
"除了傳動精度,您們的滾齒機在其他方面還有什么優勢?"鄭昊問道。
"自動化程度。"施密特自豪地說道,"我們的滾齒機完全數控化,操作工只需要裝夾工件和設定參數。"
"數控系統?"鄭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能介紹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