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還有她表哥。”安然換著鞋,心臟還在砰砰直跳,像揣了只小兔子。
“林薇的表哥?是不是縣醫院那個周醫生?”母親的眼睛亮了一下,“我聽你王阿姨說過,那小伙子不錯,人踏實,工作也好。”
安然沒接話,徑直走進房間。關上門的那一刻,她靠在門板上,手撫在自己發燙的臉頰上。手機在口袋里震動了一下,是周明宇發來的微信:“安全到家了嗎?”
她指尖顫抖著回復:“到了,謝謝你送我回來。”
很快,對方回復了一個笑臉的表情。
那個晚上,安然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窗外的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進來,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帶。她拿起手機,點開周明宇的微信頭像,是一張他穿著白大褂的照片,背景是醫院的走廊,他站在窗前,側臉對著鏡頭,陽光落在他肩膀上,像鍍了一層金邊。
她把手機放在胸口,能清晰地感受到心臟的跳動,和手機屏幕傳來的微弱震動。那一刻,她忽然覺得,回到這個小縣城,好像也不是什么壞事。
二、慢慢靠近的溫度
周明宇的消息,像夏日午后的雷陣雨,來得猝不及防又恰到好處。
有時是早上七點,發來一句“早安,今天也要加油”,后面跟著一個太陽的表情;有時是中午十二點半,問她“午飯吃了嗎?我剛下手術,食堂的菜好難吃”;有時是晚上臨睡前,發一張窗外的夜空照片,說“今天的星星很亮,你看到了嗎?”
安然的生活,因為這些消息,開始變得有了盼頭。她會在上班的間隙,偷偷拿出手機看他的消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會在午飯時,對著母親做的家常菜,想起他說食堂的菜難吃,忍不住想,如果他在這兒,會不會喜歡母親做的紅燒肉;會在晚上睡覺前,特意拉開窗簾看一眼夜空,然后給他回復:“看到了,真的很亮。”
他們開始約著見面。
第一次是周明宇休息,他說:“縣城東邊新開了一家書店,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書店很小,藏在一條老巷子里,門口爬滿了爬山虎,推開木門的時候,會發出“吱呀”的聲響。老板是個戴眼鏡的老先生,正坐在柜臺后看報紙,看見他們進來,只是抬眼笑了笑,又低下頭去。
書架上的書不算多,但種類很雜,從古典名著到現代小說,從醫學專著到烹飪食譜,擠擠挨挨地排在一起,書脊上落著薄薄的灰塵。周明宇在醫學類的書架前停下,拿起一本《外科學》翻看著,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的側臉上,能看清他長長的睫毛,和他專注時微微蹙起的眉頭。
安然在文學類的書架前轉悠,指尖劃過一本本熟悉的書脊。她看到了大學時反復讀過的《小王子》,封面上的小王子正坐在星球上,望著遠方的玫瑰。她把書抽出來,剛翻開第一頁,就聽到周明宇的聲音:“喜歡這本書?”
她回過頭,看見他不知什么時候站到了她身后,手里拿著一本《飛鳥集》。“嗯,大學的時候看過很多遍。”
“我妹妹也喜歡這本書,”周明宇笑了笑,“她說,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記得。”
安然的心輕輕動了一下。她想起自己小時候,總喜歡坐在父親的肩頭,看縣城一年一度的廟會,那時候覺得縣城很大,大到能裝下所有的熱鬧和歡喜。而現在,她覺得縣城很小,小到轉個彎就能遇見想見的人。
他們在書店里待了一下午,各自看書,偶爾抬起頭,目光相遇時,會相視一笑,然后又低下頭去。陽光在地板上移動,從東邊移到西邊,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像兩條交纏在一起的藤蔓。
離開書店的時候,老先生送了他們兩本書,一本是安然翻了很久的《小王子》,一本是周明宇看的《飛鳥集》。“算是見面禮。”老先生笑得和藹,“年輕人,多看書總是好的。”
走出老巷,夕陽正落在巷子口的梧桐樹上,把葉子染成了金黃色。周明宇說:“去吃晚飯吧?我知道有家面館,味道不錯。”
面館在街角,只有幾張桌子,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妻,正在廚房里忙碌著。周明宇點了兩碗牛肉面,加了雙倍的香菜。面端上來的時候,熱氣騰騰的,牛肉的香味混著香菜的味道,鉆進鼻腔里。
“嘗嘗看,這家的辣椒油是老板自己做的,特別香。”周明宇給她遞過一雙筷子,自己先挑起一筷子面,吹了吹,送進嘴里。
安然加了一勺辣椒油,紅色的油花浮在湯面上,看著就讓人有食欲。她吃了一口,面條勁道,湯汁濃郁,辣得舌尖發麻,卻又停不下來。周明宇看著她辣得直吸氣的樣子,遞過一杯冰鎮汽水,笑著說:“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汽水的氣泡在舌尖炸開,帶著甜甜的味道,壓下了辣椒的灼熱。安然看著他,忽然覺得,這樣的日子,好像也挺不錯的。沒有大城市的快節奏,沒有沒完沒了的競爭,只有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和一個愿意看著你吃辣、給你遞汽水的人。
他們的關系,就在這樣一碗碗牛肉面、一次次書店的相遇、一條條消息里,慢慢升溫。
周明宇會在休息的時候,接安然下班。他的車總是停在公司樓下的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