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不動聲色,繼續問:“何至于此?”
布衣劍士道:“就是如此!只是大道之下無對錯,我們天然屬于同一陣營,只能并肩而行。我不想和你多說,這縷神念即將消散,接劍!”
布衣劍士手中忽然多了一把巨劍,向衛淵迎頭斬下!
衛淵剎時間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巨劍斬下,然后眼前一黑,已退出了那茫茫空間。
衛淵還是蹲在棺材旁邊,但手里提著的青衫已經化為飛灰,片片消散。衛淵忽然出了一層冷汗,方才那一劍可以是傳劍,但也可以瞬間化為殺招,足以斬滅后期修士法相。
此時衛淵識海中多了一把巨劍,斜插在荒蕪大地上,這就是萬世千秋劍的總綱。
這才是萬世千秋劍本來的面目,僅僅是一部總綱,化為劍氣的話就足以斬殺法相。如此強大力量,卻只夠承載劍典總綱,多一式劍法都不行。
衛淵神識探入巨劍,瞬間眼前就是無盡劍光,劍氣大海中,布衣劍士踏浪而立,一手握柄,一手托劍身,將巨劍橫在身前,正在觀劍。
只這一式觀劍,就有無數劍道至理、甚至有一絲天地大道運轉的神韻。一時之間衛淵只能勉強記下萬中一二,距離摸到個皮毛都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衛淵收回神識,以后有的是時間慢慢感悟,眼下還有正事要辦。按照布衣劍士的說法,那就是地下還有幾式劍招在等著衛淵。
衛淵心底很是鄙夷布衣劍士,他這是把自己想成什么人了?衛淵不敢說自己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天下至公,但至少一路行來有功于宗門,有功于人族。
自己要挖掘此地,探尋真相,是為了想探明小女孩的遭遇,搗毀絕陰之地,查清幕后黑手,三件事都是堂堂正正,才不是為了什么劍招。
……就是不知道后面還有幾式,是不是像總綱一樣詳實。
本來月中陰影也給了半部萬世千秋劍,似是從布衣劍士元神中凝聚而來。但是它給的是秘籍,需要衛淵自行領悟劍意。
而布衣劍士給的總綱還包括自己領悟的劍道至理,衛淵可以直接體悟,有些類似于水月殿那塊記載了仙君感悟的玉壁。月中陰影給的就相當于手秒玉紙秘籍,里面沒有真意。
(請)
n
更好的終局
下下下
觀劍法是萬世千秋劍的修行法門,可以借此直登仙門。總綱為體,后面的劍招都適用。只是稍稍感悟了一下,衛淵就發覺半部劍典已能登仙,而且比大多數道途走得更遠。憑這半部劍典,都夠在太初宮中自開一殿了。
既然知道絕陰之地就在地下,衛淵就不再耽擱,將在宮殿中搜尋的人都叫了過來。眼下人手眾多,挖地自然容易。
紀流離已經測定了絕陰之地的方位,余知拙則是用神識勘探地下結構,重新設定了挖掘路線。
上百道基修士分成數組,有的挖地有的運土,余知拙的兩位師弟負責加固通道。
衛淵則是跟著余知拙來到這一處,按照他指定的角度施放金光水刃術,開始挖掘通道。
余知拙不愧是礦業天才,在他指揮下挖地進度快得驚人,沒過多久三道斜井就全部完工,出口都在不同的地下暗河中。衛淵挖的是主通道,其余兩條是輔道,作維修加固和緊急逃生之用。
按余知拙勘探結果,絕陰之地應該是個相當大的地下空間,這幾條地下暗河都通向那里。直接把通道開在絕陰之地說不定會引發什么不測,還是沿著地下暗河這等天然通道探過去比較妥當。
衛淵率先進入通道,然后進入地下暗河,再沿著河道向前,沒走多遠前方驟然開闊,但是被一道巖壁擋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