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去去的,駱駝賺的還是辛苦錢,不拉貨物了,拉人了?!焙蟮故怯X得這事沒有新鮮的,就是騙外地人的。
“這怎么能相提并論呢?”巴太這口水都要噴到胡梭臉上了,“咱家駱駝如今是發展沙漠旅游業的重要的一環!高大上著呢?!?/p>
胡梭則搖搖頭:“那你們駱駝馱著旅客走一趟沙漠,能賺多少錢?”
“三百!”巴太舉著幾個手指頭,“而且還不算算向導費、帳篷費、餐飲費!我們家駱駝厲害吧,受歡迎吧,而且它們如今的行程天天排滿,比我都忙!”
“哦—”胡梭又是一聲悠長的嘆息,“怪不得,那天我看見你家駱駝路過,覺得它苗條了些?!?/p>
“瞧你說的,如果當初我多養些,該多好啊,這收入可比種地強多了!”巴太開始憧憬著靠駱駝載客致富的日子了。
胡梭則看了他一眼,心里覺得哪里不對勁,卻說不出來。
不過,聽見人啃老的,啃駱駝的,還是第一次聽見。
不過,胡梭確實也是為巴太高興,這筆收入,對于時代扎根這貧瘠土地上的農場子弟來說,真的是一筆可觀又體面的收入了。
“能在家門口就找到這條賺錢的路子,真是福音。”胡梭說著,拍了拍巴太的肩頭。
“都是靠貴人嘛?!比缃?,那文旅局的王主任成了他嘴里的貴人。
“這是好事啊,那你就好好干吧?!?/p>
“那是!”說著,巴太腰桿挺得筆直,下巴抬得老高,仿佛看見了自己財源滾滾的前景,“王主任說了,這后面的絲路旅行,要大搞特搞,后面咱這一帶,自然也包括你們的兵團農場,要火了!”
“包括我們?”胡梭指著自己的鼻子。
然而,巴太的興奮并非空穴來風。沒過一個月,農場的變化肉眼可見地發生了。
許多陌生人拖家帶口地涌入這個小鎮。往日靜悄悄的農場街道還有那車都沒看見幾輛的沙漠公路,突然就熙熙攘攘的,擠滿了陌生的車輛和身影;不是那種運貨的卡車,而是掛著外地牌照、擦得锃亮的越野車和小轎車。
農場的小商店生意也好了起來。礦泉水、方便面、火腿腸這些“旅游必需品”銷量大增。
就連沙漠公路附近的野狼都被投喂得胖了幾圈,也懶得去農戶家投雞了,天天就碰瓷車輛。
村民們看見人多了,似乎也看見了財路:就簡單地在路旁支起一個簡易的水果攤,哈密瓜、葡萄、香梨碼放得整整齊齊,就能賺個盆滿缽滿。
用王嬸的話來說,“他們根本不講價。”
以前空置的幾間職工宿舍,被王主任協調出來,簡單收拾了一下,掛上了“大漠人家民宿”的木牌。一開始兵團人還害怕城里人嫌棄這里條件簡陋,奈何王主任說,這里充滿了“原生態”氣息。
這額外的收入,對于并不富裕的農場職工和村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原本胡梭也高興,不過漸漸地就覺得哪里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