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號?拜托,阿sir,這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我最近睡眠差記憶力又不好,我怎么能記起兩個多月前做的事情呢?”
趙全軍靠在椅背上翹著二郎腿,擺明不會老老實實地回話。
三月二號那天,趙全軍做了什么事情,去了什么地方,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在警察面前,當然什么都不能說。
“三月二號,你幾乎離開凱悅酒店的時間和陸正光、陸建明離開銀行的時間幾乎重疊了,你知道嗎?”
方漢林繼續問問題,他盯著趙全軍,只要趙全軍的回答有一點疏漏,他就能抓住趙全軍的破綻。
趙全軍知道這個時候沒有監控。
這些有關時間的信息都是這些警察找目擊者問的。
不過像這種證據,其實目擊者自己都不能非常確定。
如果現在趙全軍和目擊證人對峙,對方估計能肯定的只有趙全軍在當天離開了凱悅酒店,僅此而已。
“我不知道警官想要用這個來說明什么。”
“我今天早上離開酒店的時候應該是七點鐘,這個時間點香江離開家或者某個建筑物的市民可能有好幾萬吧。”
“如果七點鐘之后有人消失了,是不是也要怪在我頭上,還是說要把其他幾萬人也抓來審問?”
趙全軍也是有腦子的,他根本不上這些警察的套。
“可跟陸正光、陸建明有過節的人,同時還有作案動機的人,只有你!”
方漢林咬著牙說出這一點。
因為辦案思路還有各種技術跟不上。
在這個年代,根據作案動機抓人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趙全軍甚至聽說過一件破事。
有兩個人吵架,其中某個人說要拿刀砍死對方。
結果對方過一段時間還真死了,然后警方就把這個揚言要砍死對方的倒霉蛋抓去嚴審了。
“我淦你老母啊!陸正光、陸建明揚言讓字頭抓我殺我的時候,你們不出面,現在跳出來跟我講這些?”
趙全軍聽到這個,就覺得頭皮發麻。
香江警察就沒幾個干凈的,哪怕1978年已經有廉政公署了,但他們也沒比以前好太多。
方漢林說趙全軍跟陸正光有過節,這不就是說知道陸正光、陸建明找字頭殺趙全軍的事情么。
作為警察,知道了這些事情,冷眼旁觀。
趙全軍也不知道他們怎么好意思拿這個東西說事。
“趙先生,我想請你注意一點,你其實并不是香江市民,你只是從大陸偷渡來的!”
方漢林的經驗也很豐富,他知道該怎么辯解。
但這個時候,方漢林都沒發現,他從一個提問的人變成了回答問題的人。
從這時候開始,攻守易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