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白惜墨身在幻象也同樣是被人利用,有人暗中動了手腳,他看到的,只是有人想讓他看到,他所參悟的,也只是有人想讓他參悟,這個背后之人正是許亦。
許亦暗中進到了浮云洞,其中悟道他隱瞞了九幽真身,那真相有些偏差,但云凰覺醒卻是真實,只不過覺醒之后,其本身如何,白惜墨當時不曾悟出。
但此事絕對與九幽有關,姬瑤仙子此刻猜想,或許幻象中所謂九幽真身,想必是跟云凰有關,或許要吞噬云凰血脈,真身才會有所恢復,或者是找到真身,如此,又跟那所謂的封天大禁有關。
再有,方才說封天大禁,或許所謂九幽破禁就是如此,而云凰血脈也是其中關鍵,一個打開封禁的必要條件,此乃九幽謀劃,亦是許亦算計。
畢竟云凰當初本身不凡,其血脈或許是輔助白帝的關鍵,所謂封天大禁想必是某些巨大手段,與先前的虛空幻象可能有關,哪怕不是至關重要,也一定是不可或缺。
這章沒有結束,請!
而許亦圖謀通天箓,或許在他眼里,九幽再強不過一縷殘魂,白惜墨又不足為慮,只是二人各取所需,互相利用罷了。
另外許亦野心頗重,他跟九幽謀劃,與白惜墨一般,或許也是在相互利用,但比九幽畢竟不凡,非許亦輕易算計,最后也是遺憾收場。
另外幻象又說白惜墨結局慘烈,因為某些不得已的變故,無奈死在九霞澗中,姬瑤仙子也緊隨其后,二人一世塵緣殉情而去。
到此幻象再度轉動,言語說道了瑤池仙境,只是與實際不符,說瑤池的通天箓并未丟失,而是當年被玄姑子封在寒潭。
起因是玄姑子發現通天箓暗藏禍殃,上面的功法所謂天機,修煉之下竟有出入,以致心智偏差出了問題,可說出關鍵又沒人相信,無奈身為仙主便將其封印,之后她性情剛烈,怕自己修為太高降臨惹出災禍,故意死在風萬霖手上。
說到這又說風塵,說要筑經續脈,其關鍵并非通天箓,而是在白羽一身,說當年驚天變故,白帝等人以身合禁,又無奈間破碎諸天,布下了封天大禁,只是留了后手在蒼云劍上,只有先天之靈方能觸動。
只是到最后依舊失敗,九幽吞噬云凰血脈,世間無人制衡,唯有風塵,他心血之法和元神之軀,此乃天地之外,超越玄門認知,故不受影響,亦能滅九幽。
方法則是五行合力,以本源煉化通天箓,此后則放棄五行,不滯于身,不得于體,雖有缺憾,卻只能如此。
這也是為什么風塵絕脈降生,終生不入玄門的道理,因為玄門大教,其根基盡在通天箓之上,十三卷所傳天下,無一道不入此間,只有超脫于外,返回頭才是解法。
如此風塵證道有成,反過來再看通天箓,對其無比懷疑,正是這份懷疑,他布下一局,以蒼穹劍為餌,釣來世間虛妄。
而直接相關,幻象中提到蒼穹大帝被九幽奪舍,實則不然,他并沒有被九幽奪舍,九幽只是蒼穹大帝的怨念剝離,可以說法身也可以說尸身,總之是修行一種,只是后來出了偏差,導致許多不可控,如此而已。
不過九幽不凡,他自生靈智,為了自保,不被蒼穹大帝等直接滅殺,本能的躲避起來,而所謂背后之人,全部知道九幽真身。
這一點,風塵證道之后方才知曉,如此才跟著他超脫天地,而白帝也不愧為祖地誕生,其先天之靈,憑一己之力參悟真相,通天箓不等查明,有天妒英才,橫出巨大災禍,最后無奈一劍封天,也封鎮自己。
“這些消息”姬瑤仙子更加疑惑。
只是她好像想通了什么,看眼前文字,詭異的事跡,似乎隱藏著天大的秘密,難道這天地真諦正是如此,還是
姬瑤仙子不禁懷疑,有人想通過這幻象引發動亂,自己輕易相信便有了后續,一但有所動作,或許正落入圈套。
只是這隱秘太過真實,看著詭異卻無比合理,忽然她又想到之前隱約感受到不屬于此間的氣息,明白這背后亦有高人,如此姬瑤仙子留下懷疑。
可想到風塵之事,姬瑤仙子又覺得有些必然,難道眾人為其筑經續脈,真如這幻象所言走到了歧途,還是有人在攪亂視聽,透過太陰經來傳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