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副駕駛,一邊細細把玩玉蛋,感受著它源源不斷散發出的溫潤氣息,一邊用余光欣賞陸雪晴開車的模樣——她坐姿優雅,一手輕握方向盤,一手搭在檔位上,側顏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精致,鼻梁高挺,唇線柔和,不愧是頂級空姐,一舉一動都透著風情。
大約一個小時后,車子駛入喀什河和田玉交易城。
占地約200畝,是集和田玉原料交易、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市場,灰白色的建筑群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城內人頭攢動,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老六,你挖到的和田玉可以在這里出售,這里的交易量很大,價格也公道。”
陸雪晴親密地挽著我的胳膊,溫熱的呼吸拂過我的耳畔,帶著淡淡的香水味。
“先看看……”我滿臉驚喜地左顧右盼,目光被各個攤位上的玉石吸引——原料交易區的攤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和田玉,有帶著石皮的原石,有切割平整的明料,顏色從羊脂白到青碧色不等。
我只要伸手觸碰,就能吸收里面蘊含的靈氣,既能增加財戒中的靈氣儲備,又能擴大兩個丹田的氣壓差,讓第一丹田的液體真氣盡快充滿。
“真是個好地方,我喜歡。”我喃喃自語,腳步都有些挪不開了。
隨著陸雪晴穿過喧鬧的原料區,來到相對安靜的加工區,走進一家掛著“玉藝堂”牌匾的和田玉雕刻店。
紅木牌匾上的字跡有些斑駁,透著歲月的沉淀。
店內沒有華麗的裝潢,卻處處透著古樸雅致——四壁是深棕色的木質展柜,玻璃罩下陳列著各式和田玉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花鳥擺件,有溫潤飽滿的手把件,也有精巧玲瓏的掛件。
最小的玉佩不過指甲蓋大,上面雕刻的纏枝紋卻清晰可見;最大的玉山子足有半人高,雕琢的“山水圖”意境悠遠,每一件都流光溢彩,溫潤生輝,仿佛凝聚了時光的靈氣。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松節油香氣,混合著玉石特有的清冽氣息,讓人神清氣爽。
墻角的博古架上擺著幾盆文竹,葉片翠綠,上面還掛著細小的水珠,為這滿室的珠光寶氣添了幾分生機與雅致。
靠窗的位置設著一張寬大的梨花木工作臺,上面鋪著厚厚的羊毛氈,散落著大小不一的刻刀、砂輪、放大鏡等工具,一把雕刻到一半的玉牌躺在臺上,陽光透過雕花木窗的花紋灑在玉牌上,將上面的紋路照得愈發清晰。
工作臺后,一位身著青布唐裝的老者正低頭忙碌,他頭發花白,梳得一絲不茍,用一根玉簪束在腦后;
頷下留著三縷短須,雖已花白,卻梳理得整整齊齊。
盡管年過六旬,他的脊背依舊挺直如松,握著刻刀的手穩如磐石,指尖布滿老繭,指關節微微凸起,顯然是常年與刻刀為伴的痕跡。
他便是藍玉河,喀什城公認的和田玉雕刻大師,據說經他手雕琢的玉石,價值能翻十倍不止,不少收藏家都以擁有他的作品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