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譚幼瑾,并沒有被錄進去。于戡彈唱的時候,她站在他的對面,離他三米遠。此時看視頻里的他,竟有點兒陌生。在現場的時候,她起先并沒有看他。她那時剛離了公園,不用近距離接受他的注視,終于獲得了一點喘息時間,她并不關注于戡在彈唱什么,眼睛也不去看他,腦子里一片空白,目光卻飄得很遠,天很藍。陽光也很好,捧著紙杯的手也不覺得很冷。聽到那兩句歌詞,她才抬頭看他,發現他也正在看她。
i
wrote
this
for
y
prettiest
friend
but
while
tryg
not
to
prove
that
i
care
現在隔著視頻聽,還能回想起初聽到那兩句的驚訝。
曲子和歌詞她都算熟悉。
《prettiest
friend》----那是她中學時流行的一首歌,她在學校廣播站里聽過。升高三前的那個夏天,騎車回家耳機里就是這一首。天很藍,云很白,風吹在她的臉上,她背著雙肩包騎在路上,車輪瘋狂地轉動,一個男聲在她耳邊溫柔地和她表白。那是她迄今為止最渴望戀愛的時期,很久之后,她見到有人并沒有遇到喜歡的人,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人愛,就匆忙投入了戀愛,頗能理解,她十五六歲時就是這樣想的。
像很多人一樣,她在沒正式戀愛之前就通過電影音樂書籍各種各樣的渠道見識了愛情的魔力。在那個夏天,她希望有一個人能夠在她數學不是最好的英語不是最好語文成績一般甚至連蝴蝶結也不會打的情況下,能夠喜歡上她,并且情人眼里出西施,覺得她是這個世界最好的人。作為回報,不管這個人怎么樣,她也將覺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她想被人愛,至于這個人是誰并不要緊,重要的是足夠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