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聲音斬釘截鐵。
“把這些徹底沒救的破船,全拆了!龍骨、肋骨、能用的船板,都拆出來!”
“拆?”
王朗不解,“拆了用什么渡海?”
“用它們做骨!”
李恪指著扭曲的龍骨。
“傳令!征發所有民夫工匠!就在海岸邊,用安西水泥,筑干船塢!用拆下的舊船骨肋為框架!以水泥為血肉,筑新船!”
“水泥…筑船?”
工部官員和老船匠們目瞪口呆。
水泥沉得像石頭!
“取其堅固,去其笨重!以舊船龍骨為筋骨支架,外敷水泥成殼!內里中空,如何不能浮?取其速成,補木料之缺!立刻動手!”
李恪語氣不容置疑。
質疑被壓下。
登州港變成了巨大的拆解場和工地。
朽船被拖上岸,工匠小心剝離還算完整的龍骨和肋骨。
另一邊,在選定的淺灘,民夫挖開淤泥,打下密實木樁基礎。
巨大的木模迅速架起,形狀依照高麗海鶻戰船圖紙。
拆出的舊船龍骨、肋骨嵌入木模,形成支撐骨架。
隨后,一車車安西水泥混合砂石、麻絲,被傾倒入木模,由工匠奮力夯實!
巨大的“船型”水泥墩,在海岸邊以驚人的速度成型、凝固!
僅僅七日!
一個巨大的水泥船塢雛形矗立在海灘!
雖粗糙,但結構穩固。
只待水泥干透,便可引水入塢,浮起船體!
這速度,讓老船匠瞠目結舌。
尋常造大海船,沒個一年半載根本下不來!
然而,新的難題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