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趙如眉溫聲說,“聽說特訓區準備普及鍛體術,我來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其實進展還挺好的。”
閻星舟看了眼訓練場,又與女生拉近兩步距離,聲音不大說:“我們這七個小組算是最早受你點撥的玩家了,太高深的不敢說。但剛入門那十幾個動作,我們熟得不能再熟了,教這些新手綽綽有余。”
“不過這都不算,要說隊長你這套鍛體術啊,最神奇的還是體魄不達標就練不成。”
閻星舟特意壓低聲音,像是在避諱什么:“以前國級玩家身體素質達不達標,需要在各個項目拿分來評定,那個方法雖然還算準確,但在效率方面實在有限。尤其是國級玩家進副本的時間不定,得分幾十批測試。”
“現在這個鍛體術一出,就跟游戲里的手動副本忽然有了自動掛機機制一樣。想知道這些玩家身體素質達不達標,教官只需讓他們現場做幾個動作就能知道。”
“而且每個動作對應著不同的部位的肌筋骨,卡哪個動作,在相應部位鍛煉惡補準能成。已經有教官在提議改革特訓區的考核機制了,考核改掉后,每周不論是考核官還是玩家,都能節省3-4個小時的時間,用于其它用途。”
趙如眉倒沒想到教官還挖掘了這個,她創造的改良版鍛體術之所以每個動作都有針對體魄的前置要求,其實是為了更經濟效率,所以把容差降到了極限。
東夏國民眾在練習她的改良版鍛體術時,要么體魄達標可以進行下一個動作,要么體魄不達標無法精進強行訓練有害無益,相當于堵死了速成的路。
這種鍛體術雖然經濟效率且提升明確,但同樣也代表著沒有再縱向挖掘的潛力空間。
不過趙如眉也不需要它有太高的潛力空間,因為它本就是鍛體方向的基礎基石。等東夏國有玩家能全套完整地練完,她會再準備進階版的鍛體術。
不過進階版鍛體術就目前來看,還非常遙遠。畢竟國級玩家連基礎版鍛體術的熱身動作,都還沒能運用自如。
閻星舟與趙如眉引起了訓練場里的教官注意,隨著一位剃著板寸頭,面容堅毅的教官趕過來,閻星舟結束了閑聊說:“隊長,我去鍛煉啦,鍛體術的普及數據教官們知道得更詳細!”
閻星舟的話雖然省了教官的詢問與招呼,但也讓這位教官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往下接,訓練場可沒有鍛體術的普及數據這種名詞啊!
“我剛才看了下,好像還有不少國級玩家還不能順利完成熱身的幾個動作。”見教官有點懵,趙如眉主動說。
“這些大多都是一階玩家。”
說起這個,教官頓時找回擅長感,介紹說:“一階玩家屬性面板本身就不高,又兼之崗位緣故,不像還在部隊里保持高強度訓練。他們初次接觸鍛體術,適應得比較艱難。”
“不過目前只是初步的篩選與評估,等拿到評估數據,之后訓練場這邊會給他們定制訓練計劃,一點一點從基礎鍛煉過渡到鍛體術上面。”
教官認真說罷,有些好奇道:“趙女士覺得他們什么階段徹底掌握鍛體術比較好?”
本來訓練場的事與國級玩家的各項訓練,是由專門的教官團隊負責。但在鍛體術方面,他們可不敢輕易拿主意或是下決斷。所謂術業有專攻,之前碰不上人也就算了,眼下既然碰上了,教官請教起來一點都不含糊。
“徹底掌握鍛體術?”
趙如眉不禁多看了眼教官,她手扶著12高的柵欄,矯健翻進訓練場里,走向場中心說:“這套鍛體術分為好幾個部分,目前這些玩家主要是適應跟入門,至于熟練跟進階,可能要幾個月才行。”
“我說岔了。”
聽到這個回答,教官意識到自己表述有些不夠準確,他解釋說:“目前教官團隊制定的方針,一階從基礎鍛煉過渡到掌握鍛體術的熱身動作,二階則從熱身到入門,三階從入門到熟練……”
“你在鍛體術上有發言權,就這個頻率,你覺得怎么樣?”教官虛心請教道。
“一階按兩天半的訓練算,不跳副本刷滿10個,大概是一個月時間。二階四天休息,20個副本就是將近三個月,三階30個副本時間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