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旭鴻沒說話,但司機已經聽從指令啟動轎車。
晚上8點40分左右,行駛了將近兩個多小時的轎車抵達保密程度極高的研究室基地門口。
季淮安全程面無表情地接受各種安檢,同時一副若有所思的狀態。跟他共事過的研究人員手里拿著一沓資料,直到陪他進入實驗室,既沒有喚醒或是等他應答,而是開門見山地匯報當前進度。
想東西并不影響季博士旁聽有效的信息,這也算是研究院所這么多年與他培養的默契。
科技資源碎片從簡單歸類到開驗確認它的詳細歸屬,接下來的步驟是導出其稱得上海量的信息數據。截止到導出這一步都算不上難,但正如高層級絕對不會有低層級科技資源碎片蘊含的絲毫內容。
每一片科技資源碎片的芯片都是位于這個區塊完整且獨立的內容,科研人員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獨立內容成百上千個小分支,進行梳理,標注其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對專業知識與相關了解要求非常高。
別說正常人,連從事科研的新手看到這密密麻麻幾十上百g專業晦澀的密集信息,當場跑路毫不夸張。
在梳理過程中,還得確保先后步驟不出錯,一旦出錯,就是幾個月甚至大半年打水漂。
如果只是白色低層級碎片那種幾十個步驟那還好說,一些頗有經驗的研究員多花點時間能搞得定??上裰袑蛹?、高層級以及頂級的科技資源碎片,它們儲存的區塊知識量頗為龐大,讓研究員來,保守估計三個月往上走。
這還僅僅是梳理,而非著手開始學習、吸納并投入實驗。
這也正是研究院所哪怕知道季局在辦別的重要事務,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找他的緣故。一來他本就極為擅長這方面,二來有些重要技術之前是他在跟,他上手能比其他人節省至少幾十天。
三來也是他的梳理錯誤非常非常少,近98的科技資源碎片梳理步驟完全無錯,剩下2的錯誤范圍往往控制在1-2個步驟區間。不像一些資深研究員一錯就是1-10區間,好幾處暴雷,光排查都能折騰個把星期。
但就國際上的研究所來說,后者才是常態,不然他們招聘也不會要求科研人員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可季淮安硬是把這種常態變為少態化,這也正是東夏國齊頭并進,相比其它國家專精效率完全不慢的緣故。
坐在研究所的超算計算機室里,這一整個房間都是這臺超算的‘主機’,季淮安盯著大屏幕,上面各種已翻譯成東夏國語言的文字正在快速掠過。
他一目十行,龐大信息量在他大腦里運行組合,通過有限的3個按鈕,會先進行簡單分類。
一直到晚上10點30分,季淮安完成具有突破性科技資源碎片的正式梳理排列步驟。雖然他很喜歡中層級與高層級碎片,但這次的十幾片來得真不是時候。
后半夜他都沒睡,一直在重復梳理、細化、虛擬核驗、確認步驟、二次核查、敲定步驟等工作。每一片科技資源碎片內容完全不相同,從軍工到農業、從醫學到航天,涉獵之廣令人嘆服。
一直到18號中午,季淮安確認自己能在19號早上前把事干完,才跟研究院所的老所長提起自己其它非去不可的事務。對于把預計7天解決的事,壓縮至一天半時間里處理完的寶貝疙瘩。
老所長原本還在擔心小季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才這么反常,一聽原來是有其它事情要處理,他頓時放下心來,又忍不住老生常談地說起注意身體好好休息一類的話。
需知身體才是本錢啊。
季淮安:“……”
他本來在休息,正在度過一場非常,美好,的假期!
研究所的研究員本來還在激動膜拜季博士的超高效率,但很快隨著季博士親自安排的研究小組預期完成度企劃書分發下來,看著比之前還要更緊張的時間,他們臉色頓時綠了。
就是拉磨的驢都比他們歇得多?。?/p>
好在肝帝的隊伍里沒有咸魚,雖然一個個私下嘟嘟囔囔季博士單身就是硬氣,夜不歸宿也沒人查崗,還是拿著企劃書辦事去了。
詹旭鴻18號傍晚接到季淮安電話時,人就在研究所基地外面待命,順便向一些打探消息的老領導匯報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