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山組小隊、滿編散裝小隊、缺員小隊不知不覺拉開了二三十米距離。
且隊員之間的竹筏挨得還很近。
只要聲音一低,除了己方隊友外,其他人基本聽不見。
發光巨魚更是幫眾人省了一筆照明資源,即便相隔百米,也能看清模糊輪廓。
劃到只有三人的小隊附近,隊友對于兩人的到來并不意外道:“先釣魚,把小白魚釣滿50條再說。”
小白魚關乎漁民的伙食,一旦讓他們餓著,那是真的會餓死人!而讓漁民自己大晚上的出來垂釣,眾人還沒心大到這種程度,因此他們釣完食物,再考慮進入蘆葦蕩是最合適的安排。
兩人對此沒意見,這次小白魚潮汐帶來的小白魚起碼有上萬條。
普通餌料也能有收獲。
調查員依舊是負責往返南北兩頭,把各個小隊釣到的小白魚搬運到竹屋主建筑里。
漁民們看見小白魚泛濫,且怪物沒有出現,有不少人生出垂釣想法,但都被調查員用局勢還不穩定給勸住了。下來垂釣固然簡單,一旦水蜘蛛突然沖出來,竹筏根本跑不過它們的疾跑。
為了不鬧出性命,漁民們只能克制自己,蹲在門口對著不遠處河湖水底游弋的小白魚連連嘆氣。
“要是加上我們,今晚怎么也要多釣個百八十條。就算不吃,拿去市集上換東西也好啊。”魏光感嘆說。
“是極,竹筏想要補充去市集買新鮮竹子更快,制作餌料的面粉也不多了,還有衣物布料……編織物能換東西,可不如小白魚的價高。”另一位青年漁民贊同說。
恰巧調查員載著大幾十條豐收的小白魚靠近建筑,自然聽到了幾人的交談。
“我不是還在嗎。”調查員語氣隨和說,“這些客人畢竟是來游玩的,不好強求。我到時也會垂釣,湊個幾條竹筏的竹子錢出來。”
“我是覺得調查員一個人太勞累,要是加上我們,能更快。”魏光說。
“這也是保守起見。”
調查員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很好說話,可一旦涉及風險舉動,卻把控得極死。
這段時間調查員把河湖村里里外外都關照到了,且變化也在不斷推進,漁民們習慣了有什么事都找他拿主意。他都這么說了,算是掐滅了漁民們下水的想法。
當四個小隊陸陸續續釣滿50條,期間別說水蜘蛛大軍,連落單水蜘蛛都沒一個。
眾人這才商議起進入蘆葦蕩的事宜。
東夏國小隊已經決定要進,但礙于隔著一段距離岸山組跟散裝隊這邊,沒法特意跑過去詢問他們的打算,而是通過調查員打聽對方動向。
“姜白的小隊已經釣夠50條,跟我說了接下來不會再供應小白魚,他們要進入蘆葦蕩搜集水蜘蛛樣本。”調查員并未隱瞞道。
對于這個情報,三個小隊神色各異。
“呃……”
不待岸山組與滿編小隊開口,缺員小隊里的一位臨時隊長主動說:“今晚我們就不進去了,你們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