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天之后,成績出來,考試通過的人,就可以前往州府參加剩余兩場考試了。
放榜的那一天,林晚帶著方二河和方三猛來了。
還沒到時間,大家都在著急地等待著。
林晚仰著脖子往前看:“二河、三猛,一會兒成績出來了,你們就用力往前擠,幫你們大哥看看成績!”
沒過多久,就到了放榜的時候,方二河和方三猛不負眾望,奮勇前進,在一眾文弱書生里,拔得頭籌。
在大家的不滿中,他們擠到了最前排。
然后僅僅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兄弟兩人又在大家的謾罵聲中擠了出來。
方三猛興奮地比著手指頭:“大哥,你是第……!”
方三猛還沒有說完,就被方文錦捂住了嘴巴。
方三猛這才想起出門之前大嫂的叮囑,連忙眨眨眼睛,表示自己不會亂說。
方文錦這才放開了他:“沒有看錯嗎?”
方三猛趕緊說:“我現在也是識字的人了!當然不會看錯了!”
方二河也道:“大哥,名字沒錯,籍貫信息也沒錯,應該錯不了的!”
雖然已經考了好幾次了,但方文錦的心情還是難免有些激動。
他從前考縣試,雖然每次也是名列前茅,不是第二就是第三,但是位居第一,還真是頭一次。
但時間不等人,他們沒有歡喜多長時間,就要準備趕路了,三天后就是府試,他們還得趕緊趕路去府城。
說起來,那四個和方文錦互保的考生,還真是有點學識在身上,第一輪考試,居然全都通過了!
還不是以吊車尾的成績,名次都在中游。
別看參加考試的人多,可是能通過考試的人卻少之又少。
因為考官們不僅僅看分數,而且還要看名次。
每次縣試,考試通過,且前五十名,則為童生。
只有考進了前五十名,才有資格參加下一場考試。
但如果哪一年,考生的水平都很差,達不到考官的標準,那就是擇優錄取,有幾個算幾個,也不拘泥于五十人。
只有少,沒有多。
科舉制度就是殘酷。
順天府下,一共有六個縣城,每個縣城50名有資格參加下一輪考試的考生,一共就有300名考生。
而府試,則會再砍下一半人。
最后的150名考生會獲得參加院試的資格。
而最終,能考上秀才的,只有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