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再簡單點,如果兩個星期后患者的腫瘤指標進一步上升,那就說明本身還是有病情的……”
“但那個時候再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和后續治療,可能就會錯過最佳時機!這就好比種莊稼,錯過了最佳播種時節,收成可就大打折扣了。”
十三叔這般聽著,眉頭都快擰成了疙瘩。
他大概聽懂了王金玲的意思,如果妻子真的得了腫瘤,那么這些“腫瘤指標”的數值是會慢慢增長的,而通過觀察這種數值變化,也能大致評估病情。
可這樣,萬一真有病,不就耽誤了嗎!?
他撓撓頭嘟囔道:“那這咋整啊?您說的這些我也判斷不了,主任,那要不聽您的,就再做個ri算了?”
“就算做ri,也要預約,而且也有可能看不出問題,有白做檢查、浪費錢的可能性。”王金玲意識到眼前這位患者家屬有些計較,因此把利弊講得尤為清楚。
她頓了頓,端起桌上的水杯,輕輕抿了一口,接著說,“不過如果實在不放心,又害怕ri也無法確診,那最好就是做pet
-
ct了。”
“pet-ct是一種全身掃描的檢查,對腫瘤的檢驗更加靈敏。不過我們醫院目前還沒有開展這個項目,需要去外面做,而且費用比較貴。”
“能有多貴?”十三叔好奇地問了句。
“八千多吧,而且是全自費,醫保不能報銷。”王金玲微微一笑。
“八千多!?”十三叔一聽這話,頓時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半天不吱聲了。
王金玲又道:“好了,二位,我理解你們的心情。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去市里看看,我認識幾位專家,到時可以幫你們聯系。根據目前的檢查結果,我能給出的建議就只有這么多。”
說完,王金玲將報告合攏,遞還給十三叔,又轉過頭對沈默說,“另外小沈啊,患者胃腸鏡的病理結果也很重要,你跟進一下,有情況及時溝通。”
“好的,謝謝主任。”沈默禮貌地應了聲,心知這番婦科會診,到這里就算結束了,心里有些無奈與遺憾。
他遺憾的是今日這番折騰,最終十三嬸到底得了什么病,也沒個數。
甚至就連得沒得病,都不清楚。
不過他也明白,醫學本就是如此,充滿了不確定性。
相比大醫院,小醫院的客觀限制更多,無奈也更多。
而且腫瘤這門學科,病情往往隱匿,不比外科,哪里受傷了,瞄一眼就能判斷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