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片刻,很快微信響起提示,是一位叫祁朝陽的師兄的私聊。
“師弟啊,好久不見,我這里正好有兩個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試驗消息,正在招募受試者……”
“不過你也知道,臨床試驗對于入組患者要求很嚴,你把患者的詳細信息再說說,我看看符不符合條件。”
“具體要包括年齡、身體狀況、既往接受過哪些具體治療,還有肝腎功能等常規檢查的結果……”
沈默仔細讀了一遍消息,然后逐字逐句地回復道:
“師兄,患者叫李寶河,男性,51歲,身體底子原本還不錯,但自從確診后就不太行了,很瘦弱。”
“之前他做過手術,腫瘤切除到了r0標準,比較徹底。術后也進行了同步放化療,術后病理顯示是who
4級,idh野生型的右側顳枕葉神經膠質母細胞瘤……”
“除此之外,患者有輕度貧血,但肝腎功能和凝血都還行,腫瘤指標一直都是陰性的。”
祁朝陽很快又發來消息:“嗯,大致情況我了解了。像他這種情況,有兩個臨床試驗項目可納入考量。”
“其中一項側重于評估新型靶向藥物的療效,對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有一定要求;”
“另一項,則是研究新的免疫療法,主要看患者的免疫系統狀態。”
“對了,他之前做過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嗎?”
“做過,”沈默回復道:“不過患者的家庭條件很差,只做了小panel檢測,其中gt是陽性的,所以術后一直在間斷吃替莫唑胺,其他幾個基因檢測結果意義不大,我把報告發給您看看。”
幾張圖片發送過去。
祁朝陽簡單看了一會兒報告,然后回復道:
“如果這個患者還在吃替莫唑胺的話,需要停藥至少一個月才能入組,你問一下患者最后一次的服藥時間,同時我也幫你問問項目組,現在是否還有名額,如果有的話,幫你留一個。”
沈默大喜過望:“好,那明天我就問問患者,多謝師兄!”
“不客氣,我把入組的詳細條件也發你一份,你對照著看看,再征求一下患者和家屬的意見。”
不一會兒,祁朝陽就發來了幾個文檔,里詳細介紹了兩個臨床試驗項目的背景、研究目的、治療方法、入組標準和排除標準等信息。
沈默仔細研讀,發現李寶河的大部分指標都符合要求,即便存在一些小問題,如停藥時間、甲狀腺功能和心臟彩超復查結果等,后續也可補充完善。
在他看來,如果李寶河能夠成功入組,且本人也愿意,那么他就可以接受免費的抗腫瘤治療,而不必冒險做手術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正想著,沈默眉頭突然一皺。
“師兄,這兩個臨床試驗都要求患者為膠質母細胞瘤‘復發’患者。這個復發……是如何評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