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鑿出個三四十厘米深的大窟窿,還要保證冰面不會被鑿裂把自己帶下去,又要保證能撈得著魚,需要選在一個有蘆葦的灘涂旁開洞,畢竟這種地方水土交界,有條裂縫作為突破口,鐵鍬敲起來方便些。
而且蘆葦叢根部有草料也有一些水生昆蟲,鯽魚白魚都喜歡在附近游蕩。
折騰半個多小時,總算鑿出個比抄網大上一些的冰窟窿,往下一看,黑漆漆的水里什么都沒有。
宋鐵也不急,整個水氹都凍上了,水里氧氣稀薄,它們總會發現這個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地方,會爭先恐后地過來。
他也顧不得地上涼,墊了些蘆葦一屁股坐了下來,因為出汗,頭上冒出絲絲熱氣。
不消片刻,窟窿里就擠滿了張張合合的嘴。
他緩緩把抄網伸進去,然后猛地一撈!
進網的魚開始撲騰,他迫不及待往上一拉,白花花的魚混雜著碎冰,往地上一甩,幾秒鐘就凍成了冰雕。
除了巴掌大的鯽魚,還有一些鴨綠魚、白魚,和對水質十分挑剔,只能在太白山這里的活冷水里弄到的葫蘆子魚!
雖然葫蘆子魚不大,但是煲湯油煎都會冒出滿滿的甘旨,香得很!
宋鐵的手已經被凍得通紅,但是這滿滿的收獲,讓他身上十分興奮。
冰窟窿里的魚被抄網驚嚇,散了不到幾分鐘,又聚了過來,沒辦法,冰面下的氧氣太稀缺了。
就像那些危險的工作,就算出了事故,甚至當面目睹,但還是源源不斷有人補空。
就賭自己是能活的那一個。
陸陸續續抄了十幾次網,估摸著應該有二三十斤的漁獲。
抽了些干枯的蘆葦,翻起魚鰓,把蘆葦穿過去。
魚兒們就像項鏈一樣被穿成了幾串,堆在葛根上,放不下的,就直接系在竹簍外掛著。
就在他穿蘆葦的時候,注意到雪地上,有一些爪印子,野雞還有狐貍?不過現在他們就算跑到宋鐵面前,宋鐵也沒辦法,沒有槍沒有弓箭,也沒有陷阱,回家的時候做幾個套子,下次來放上吧。
山路難行,太白山修路通車還得不少年歲,也幸虧這天生就是吃苦的體格,讓他能夠在晌午順利回到山腳。
“芳子!我回來了!”宋鐵挑著擔子回到院子,擔心了一個下午的付秋蘭領著宋芳出來,看見那白花花掛在竹簍邊搖晃的魚,眼睛都瞪圓了。
“哥!這么多魚!你上哪兒弄的!”
宋芳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吃到肉是什么時候了,這年歲,葷腥稀缺,碰上紅白喜事才能見,還得出份子錢才能上桌。
宋鐵家三口身無分文,一般也不會去參和這些酒宴。
“來路正規,你拿幾條燉上,那后煮幾塊葛根,等下咱吃點,我去一趟生產隊隊長張叔家,租輛馬車。”
付秋蘭本來想細問,但是宋芳在旁邊一直纏著她燉魚,只好起身燒水去。
宋鐵也沒多停留,三天一百塊,賺錢節奏得拉起來。
下午要在天黑之前,趕到鎮上的糖廠家屬大院。
正趕上工人們下班的點,不到十分鐘,就會有大批人涌入院子里。
糖廠工人們都是城鎮戶口,是當時企業招工、機關招干的唯一對象,吃的是商品糧,消費能力不是村里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