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為江東一錘定音之人,目前尚未歸來。
主位上,孫權舉棋不定。
從內心而言,他自然不愿投降。
但主降之人聲勢浩大,孫權又不想強壓下去,從而得罪以張昭領銜的眾多文臣,想等一個人回來再說
次席上,諸葛亮冷眼旁觀。
先前舌戰群儒,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奈何除了逞一時之快,效果寥寥無幾。
文臣武將雙方爭執不下,局面一時間僵持在這里。
“諸位稍坐,我去方便一下。”
見局面尬住,孫權借機尿遁離開。
顯然是想玩一手拖字訣,不愿意立即表態。
諸葛亮看到這一幕,不禁暗暗搖頭,無奈道:
“難道孫劉聯盟就這樣胎死腹中?眼睜睜看著曹賊竊取天下”
一旁的魯肅聞言,寬慰道:“孔明莫急,或許會有轉機。”
“什么轉機?”諸葛亮看了眼孫權離去的方向,“連吳侯都不能決斷,江東還有誰能一錘定音?”
“大都督也。”魯肅撫須道。
“莫不是那位周郎?”諸葛亮眼睛一亮,旋即黯然道:“可咱們去探望時,此人尚在昏迷之中啊。”
“孔明有所不知。”魯肅解釋道:“前些日子,醫師從鄱陽傳回消息,說大都督脈象逐漸恢復,或許近期就能醒來。”
諸葛亮聞言默然,被動等待不是他的行事風格。
何況眼下周瑜還在昏迷,萬一醒不過來怎么辦,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就算周瑜之后能夠醒來,難免也會耽誤大量時間。
眼下軍情萬急,早一日聯盟就早一日準備,軍國大事豈能全寄托于一人之身?
諸葛亮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迫使江東主戰,而非投降。
只有主戰,孫劉兩家才有聯盟的基礎。
反之,江東直接投降,劉備獨木難支,根本無法抵擋曹操大軍碾壓。
“孔明且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