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三軍兵諫,孫權當眾答應下來,表示要把大都督請回來。
倘若食言而肥,將士們肯定第一個不答應。
若在加上呂蒙等有心人煽動一二,后果不堪設想,不是孫權能夠承受得起。
大敵當前,大戰在即。
吳侯失了三軍之心,這仗之后還怎么打?
“不答應又如何?”孫權惡狠狠瞪著眼珠子,強調道:“我是君!他們是臣!我才是江東之主!”
“大不了我投降曹操,仍不失封侯之位!”孫權氣急敗壞,“讓我去請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讓周瑜死了這條心,他愛來不來!”孫權歇斯底里。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
知行合一,看似簡單,實則很難。
從理智的角度講,孫權也知道,不把周瑜請回來,會有很嚴重的后果。
但事情真落到頭上,情緒方面卻難以忍受。
是個人都有脾氣、都要面子,更遑論堂堂吳侯、江東之主呢?
為人君者,舍了面皮不要,低三下四去對曾經的屬下請罪。
光是想一想,孫權都無法忍受這種屈辱。
更何況請神容易送神難!
就算孫權愿意放下尊嚴,前去負荊請罪,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周瑜被逼出走前,就已經是江東的大都督。
孫朗前去相請時,直言要托付軍政大權,奈何不還是不行。
難道真要讓出吳侯之位,來換取周瑜回歸?孫權顯然無法接受。
“兄長莫要說氣話了。”孫朗勸道:“事到如今,接下來該如何?”
“我”
孫權為之語塞,很想直接來一句“不知道”。
“報~~~”
外邊傳來侍衛的聲音,稟告道:
“啟稟吳侯,劉皇叔前來求見。”
孫權與孫朗對視一眼,當即來到外邊相迎。
“劉皇叔怎么來了。”
“吳侯有禮了。”
雙方簡單寒暄,回到屋內主客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