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內(nèi)給您滿意的答復(fù)。”
高境武修的速度極快,從京城去邊疆要不了多久。
鐘會點點頭,“可。”
他不再看這位下屬,轉(zhuǎn)而對另一位心腹成盾道:“從北境調(diào)一名太守來。”
一直保持沉默的林淵耳朵一動,聽到了熟悉的地名。
鐘會這時又道:“陳冬,你與元釗一同去,給后趙一點懲戒。”
被點名的監(jiān)察使聞聲拱了拱手,“遵命。大人放心,北境在魏王的調(diào)教下,官員不會出現(xiàn)此種情況,被禍害的百姓聽說是北境來的新太守想必也會漸漸平息怒火。”
“至于后趙,它搶我大景一郡,那我便還它三郡。”陳冬眼里泛起寒光。
鐘會輕輕頷首,依舊平靜無波。“可。”
不到半柱香,事情便有了解決方法,林淵驚訝鐘會的統(tǒng)攝力和效率。
后者對于這些下屬的威望,竟是高到不需說一句廢話、套話,或者委婉暗示。
這讓林淵想起自己老爹,當(dāng)代魏王林硯,兩人都有同樣的御下之功。自己那父王雖然是武勛,看起來卻像個文官,笑瞇瞇之間就把事情游刃有余的解決,鐘會則是平靜至極之中處理完畢。
小會解散,出茶室大門時,楊元釗依舊板著個臉,那位監(jiān)察使陳冬倒是開口攀談了兩句。
“后趙此次犯邊,事情倒不是很難善后,只是后續(xù)如何應(yīng)對頗讓人頭疼。”
“這些胡國仗著妖國在背屢屢挑釁我大景,大景每次興兵討伐縱然有些功效卻都不能滅其國,過了些時日它就卷土又來,皮膚之蘚雖不致命但著實可恨。”
“當(dāng)年壬辰之難五大胡國便是幫兇,陳朝西北十六州不知有多少官員、百姓的妻女慘遭擄虐,幸得魏武寧王覆滅后魏、前韓,稍雪前恥。”
林淵太祖父初代魏王的謚號是第一等武寧,他薨后,后人把他的爵位和謚號一起提及,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