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呀兄弟,你生活不行啊,你們那的人不勤快,思想不夠正確,咦~~”
“???”
中午除了帶著湯汁兒的肉好,其他的也好。
一碗米,結結實實的,聽說壯丁吃的碗里都冒尖兒。
一盤菜,爽口,味也鮮,啃了一輩子的老蘿卜,竟也能有新面孔,還真是新鮮,幸虧沒死在雪里頭,人多活點歲數,才能有見識啊。
一碗湯,村兒里頭以前做郎中的老刺頭,品一口就咂吧著嘴說好,太好了。
第一日吃的時候,大家想的都是留一半回家給孩子、媳婦,讓他們也吃上一口嘗嘗鮮。
在聽說,不允許帶吃食回住所,嚴查、嚴懲、連坐,回家一問又知道他們吃的竟也不差后,才徹底打消了念頭。
也不知道皇帝要在太原待多久,能不能多待幾年,再或者干脆定都太原吧。
不一直說太原乃龍興之地?
龍興之地,不得有龍待著?
這幾日連連吃肉,比年節還像年節,正月里頭都沒吃這么好過。
享福,這兩個字,在這一刻于他們的生活中具現化了。
不是什么穿金戴銀,不是什么祖墳冒青煙,不需要什么后輩出息功成名就,原來就是李唐皇帝來了,他們就可以享福的。
如今大字不識、階級意識森嚴的平民,對皇權更迭其實不敏感。
他們分辨何為‘仁君’何為‘暴君’,什么是仁政、什么是暴政,
純看天時順不順,家里頭的年輕力壯能不能活著在家娶妻生子,官府賦稅重不重、給不給討公道,一年下來收成如何、余米幾斤、余麻夠不夠做身衣裳、能不能存下一串錢。
村里頭的價值觀很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