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一支韋氏的顯赫,要追溯到北周大司空韋孝寬身上。
韋巨源是韋孝寬的玄孫。
且韋孝寬后為宇文泰所重用。
韋孝寬的發(fā)妻是弘農楊氏。
輩分、身份,兩座大山壓在韋巨源頭上,任他如何舌燦蓮花,他只要不想日后頂著不孝悖祖的名頭,他就只能把想說的話都咽回去。
這……就也在赫連孛的算計內。
他出身蠻荒偏僻之地,于神都長安朝廷初來乍到,若是不再在背后多刻苦努力一些,他拿什么和這些出生就在長安的天官們比?
所幸他如今要辦的事情都有陛下在后面兜底,所以赫連孛想要學什么、翻看什么,他都能找到自已想要的典籍。
不過赫連孛年紀也不小了,他也發(fā)現(xiàn)自已記東西再也不像年少時那樣快了。
萬卷藏書擺在眼前,可他已不再少年,這種遺憾讓他徹夜難免。
只是他到底是習慣了受挫,他在草原上呼風喚雨,可那從來都不是他想要并為之滿足的,所以赫連孛很快也就調整好了自已的心態(tài),重新開啟了緩慢、但又倍感香甜的學習。
經驗使然,赫連孛分析,敢于第一個做出頭鳥的朝臣屈指可數(shù)。
于是他有計劃的押題,還就讓他押中了。
諸位朝臣起初只是單純的附和,見李唯還是沒有發(fā)言的意思,便繼續(xù)潤色著自已的諫言。
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
登基大典的吉日定好了,七日后,
封后大典便也在當日一并辦了,因著能蹭登基大典的豐厚典禮,它一定是隆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