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開口的是京都軍區司令員陳曦連。
他一開口就問出諸位司令員想知道的核心問題。
“馮委員,我想知道你的四個營是如何快速繞到紅軍的大后方還不被發現的?”
作為導演部,他們是知道紅軍兩側布置了很多觀察哨。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馮鑒真身上。
馮鑒真低頭沉思片刻,似乎在醞釀措辭,不久后緩緩開口道。
“很簡單,我通過和每個坦克小隊的匯報整理出沿路上的紅軍信息,隨后用階梯式機動,營造出一個圓弧陣型。”
“每發現一個觀察哨,我們就會在其紅軍尚未反應過來之時從后方打擊,使其沒有時間匯報指揮部!”
馮鑒真的話說得簡單,但聽在眾人耳中卻是完全不同。
能做到這種程度,非常考驗各部隊之間的配合以及指揮官的決斷。
二者缺一不可!
但這就考驗到部隊的命令傳遞和指揮官的信息收集。
這無疑需要很多的人力去捋順并下達指揮命令。
想到此,于是陳曦連緊接著詢問道。
“你的參謀部有多少人?”
馮鑒真表情一頓,想了想道。
“我沒有參謀部,做出指揮的只有我一人!”
話音落下,眾人神情一變。
這么多復雜的信息和決斷,都是馮鑒真一個人處理的?
這小子是怪物嗎?
在座都是龍國部隊的高級將領,都是帶兵打過仗的人物。
自然知道指揮作戰的兵力越多,下達的命令越多,所消耗的腦力也就越大。
可人的腦力是有極限的!
所以越高層的指揮部,往往負責收集整理戰場信息的參謀就越多。
高級指揮員要做的就是從這些信息中挑選出有用的從而做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