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現在什么都有,渾濁不堪還十分難聞。
王杰扛上大部分物資,還時不時攙扶一下他爸,童舒跟在后頭,身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桶,手里抱著各式各樣的盆,走得也十分小心。
好不容易爬到十二樓,三人都喘得不行了。
在十二樓避難的人聽到樓梯口傳來的動靜,紛紛跑出來打探情況。
“呀,你們哪里找到那么多物資!”暫住在1203的小伙子張明羨慕不已,上一次部隊發放物資還是在防空洞的時候,他和女朋友看那對母女可憐,還分了一塊壓縮餅干出去,現在也是捉襟見肘了。
童舒想了一下,把那袋從江廈廣場撿的物資給了張明,還送了他兩個桶和兩個盆:“這里面有一些可以種的作物,你可以拿去分給這層樓里的其他人,這場大水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如果有土和水,就種起來吧,也是個辦法。
”根據妮妮的預言,這場水災可能還要持續很久,作為城北地勢最高的小區,以后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外來的人進入這里,童舒必須想辦法團結原住民,只有原住民擰成一股繩,才能極大程度上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啊,謝謝!太感謝了!”張明連連道謝,“這家人以前家里也種了不少綠植,現在植物都死了,但是土還在,還能用,我們過會就去把這些種上。
”童舒讓他不要客氣:“以后大家都是住在一棟樓里的鄰居了,有什么困難可以互相搭把手。
”“裝什么好心人呢?”郝佳躲在房門后偷聽了半天,聽到童舒把物資給了張明,頓時坐不住了,開門就準備撈點什么,眼睛還不停在王杰手里另外兩個袋子上打量:“你們要是真好心,就分點其他東西啊,自己拿走直接可以吃的東西,給別人一些不知道能不能種活的種子,還裝上了。
”童舒抱臂,沉默不語,上下打量了郝佳一圈,看得郝佳全身發毛,跳腳道:“看什么看!我說得不對嗎!”樓下不少避難的居民也偷偷上來看情況,全聚在樓梯口,童舒并不回應她,轉頭稍稍提高了音量,說道:“雨看樣子一時半會也停不了,水位也一直在漲,長期抗災是無可避免的事,不想自己種東西當然可以,我家這些物資就是我和我家里人冒著危險下水打撈來的,你們要是有人豁得出去,也可以去撈,水里什么都有。
”“我們也想出去,可是就算東西收集來了,這么深的水,我們也帶不回來。
”十樓的原住民孫曉龍說道,他是一個體育老師,前些年離婚了,帶著兒子和父母一塊住,他也是少數全家都在高溫里活下來的家庭。
“既然大家以后都在一棟樓里了,我家可以出借一艘救生艇。
”童舒說道,“你們可以輪著用,沒有輪到的帶個水桶在附近打撈,總能找到一些物資的。
”眾人歡天喜地地分了童舒帶回來的菜種,有條件的還用一些小玩意和童舒換了盆和桶,童舒收下了皮筋、耳環之類的東西,雖然她不缺,也總要做做樣子,不然真當他們一家予取予求,以后難免蹬鼻子上臉。
童舒從家里拿出了救生艇,這救生艇還是全新的,沒有充氣。
童舒只說家里常年有準備,現在家里和別人換到了一艘沖鋒舟,救生艇就多出來了,正好給鄰居們輪著用。
鄰居們感激不已,表示以后出去找到物資,會分一點到童家,算作報答,童舒也答應了。
消息傳得很快,現在六樓到十二樓都住滿了人,沒過一會就都知道十二樓的童家捐了一艘救生艇,讓單元樓里的人一起用來收集物資,腿腳靈便的還拿到了一些可以種植的作物,馬上就珍惜地種上了。
郝佳看著眾人對童舒恭維不已,氣得眼珠子發紅,轉身回家重重地關上了門。
沒有電,大家只能用救生艇包裝盒里自帶的手動打氣筒輪流給救生艇打氣,一群人忙活到半夜,終于是給氣充滿了,大家約好了以后一層樓用一天救生艇,今天先放到張明家里,隔天再把艇傳下去。
童舒在眾人給救生艇打氣的時候就帶著王杰和王建業回了家,她并不想太出頭,只是如果要讓自家不那么引人注意,只有讓所有人都能拿到好處才行,末世當前,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得是保護自身。
窗外,雨依舊下個不停,伴隨著水珠敲打在玻璃上的聲音,童舒閉上了眼睛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