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些內部消息說,日后上頭還會對全國的兵工廠進行改革。
除去某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兵工廠,其他的兵工廠都將迎來轉型,自負盈虧。
直至如今,這個消息已經傳了幾年。
可上頭對此并未表態,反而以沉默應對。
種種表現,已經很能證明一些事情了。
雖然成飛算的上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兵工廠,不至于轉型裁撤。
但成飛研究所里的項目可不全都是核心技術。
事實上,這兩年來,成飛內部已經叫停了很多項目。
而被叫停項目的人員,迎接他們的就是下崗的命運。
他們還沒下崗,究其原因還是他們之前都多多少少參與過涉密項目。
在保密期沒過之前,即便他們沒有項目在手,成飛也只能用微薄的薪水養著他們。
可保密期總有過的一天。
這個時候,一個好的項目對于他們來說,無疑就是救命良藥。
可眼下的項目,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好項目。
上頭派來這么一個年輕人負責,顯然也就代表著上頭對這個項目也不太上心。
即便那年輕人架勢擺的十足,可他們都是聰明人。
說白了,軍工領域是個看成果的領域。
這種關乎成果之外的架勢越足,就代表越沒有底氣!
要真是卷進去,說不定啥得不到還惹一身騷。
畢竟他們參與的項目,都是要寫進簡歷里的。
眼前的董河山,無疑就是最好的例子。
參與過三代機的研發看似榮耀,可隨著項目叫停。
直接就是一個研發不力的帽子。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他們自然不會如此輕易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