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李逸的這番話,魏淑玉震驚極了。
她苦思冥想這么多天,都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下聯。
而李逸隨口就說出了這么多下聯,這令她心中產生了一股頹然之情。
當然,她也可以為自己找理由,說因為這個對聯是李逸出的,所以李逸說不定思考了好多年,才想出這么多的下聯。
但魏淑玉號稱長安第一才女,也有自己的驕傲,她是不會用這樣的理由騙自己的。
以這個上聯的難度,要是沒有足夠才華,就算是花費許多年,也想不出這么多下聯。
一旁的李世民同樣也非常震驚,李逸的文采之高,刷新了他的認知,比他原本想象中的還要高。
在琢磨了一番李逸說出的這些下聯之后,魏淑玉同意李逸的說法,“桃燃錦江堤”確實是最好的下聯。
甚至,魏淑玉覺得這個下聯平仄工整,意境深遠,已經非常好了。
如果說“煙鎖池塘柳”是一副美麗的晨暮畫卷,而“桃燃錦江堤”便是春日生機盎然之景象。
一為輕柔婉約,一為熱烈奔放,兩副畫形成鮮明對比。
特別是“燃”之一字,其用筆之工完全不遜于“鎖”字,堪稱絕筆。
這么好的一個下聯,為什么李逸還說它不夠完美呢?
魏淑玉表示不理解,于是她開口請教李逸道:
“敢問郎君,‘桃燃錦江堤’這一下聯的不足之處何在呢?”
李世民聽到這一問題,也看向李逸,他與魏淑玉的觀點一致,覺得這個下聯足夠好,沒有不妥之處。
在兩人的期待中,李逸緩緩開口回道:
“不足之處有二。”
“其一,‘錦江’與‘池塘’相比,非通用,所以‘錦江堤’與‘池塘柳’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其二,“桃”與“煙”存在同平仄的問題。”
聽完李逸這一番解釋,李世民與魏淑玉兩人頓時有撥云見日的感覺,確實不夠完美。
“公子大才,下女子佩服!”
魏淑玉誠心實意地對李逸說道。
“魏姑娘謬贊!”
李逸很客氣地回l了一句。
接著,李逸開口告辭道:
“魏姑娘,沒有別的事的話,我就先告辭了。”
“公子慢走!”
魏淑玉回道。
在李逸跟著李世民離去的時候,小桃突然喊道:
“姑爺,你記得早日來府中提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