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技術細節如此專業,絕不是臨時抱佛腳能夠掌握的。
“最關鍵的是這個溫度控制曲線。”
李建強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畫滿數據的圖紙。
“你看,在第一階段要控制在45度,第二階段提升到65度,第三階段再降到50度,整個過程要持續18個小時。這樣制作出來的肉干,不僅口感好,營養成分保留率可以達到85以上。”
孫組長接過圖紙仔細查看,越看越震驚。
這套工藝的理論基礎扎實,數據詳實,絕對不是外行人能夠編造出來的。
“李師傅,您這技術……”
搞食品工業的專家聲音都有些不可思議。
“在我們原來的廠子里,這套技術被束之高閣,領導說什么‘不符合生產實際’。”
李建強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是陸廠長給了我發揮的機會,讓我能夠把這些年的研究成果真正應用起來。”
就在專家組被李建強的技術震撼時,旁邊又傳來了“咔嚓咔嚓”的切肉聲。
眾人轉頭看去,只見錢進正在手工切片操作臺前忙碌著。
“錢師傅,這是?”
陸青山適時地問道。
錢進頭也不抬,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我們正在等著改良版的多功能切片機裝配完成,這是圖紙,效率比現在能提高三倍,而且切出來的肉片厚薄絕對均勻。”
說著,他停下手中的動作,拿起切片機的圖紙給專家組看:“各位專家請看,誤差不超過02毫米。”
專家組中的工程師接過圖紙,臉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這種設計精度,確實達到了工業化生產的標準。
“這個切片機的原理是什么?”工程師忍不住問道。
錢進這才抬起頭,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關鍵在于這個螺旋刀片的設計,還有這個壓力調節裝置。傳統的切片機壓力是固定的,但不同部位的肉質密度不同,切出來的厚度必然有差異。我這個設計可以根據肉質的軟硬程度自動調節壓力……”
隨著錢進的解釋,工程師的眼睛越睜越大。
這個看起來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竟然掌握著如此精湛的機械技術。
“這技術水平,不輸省里的大廠啊!”
工程師忍不住感嘆道。
聽到這話,趙老三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他原本以為這些人都是陸青山請來的托兒,可現在看來,這些技術確實有真本事。
但他還不甘心,正想開口質疑,卻被另一邊傳來的聲音打斷了。
“這是野山參,至少有十五年的參齡。這是黃芪,品質上乘。這是靈芝,野生的,藥效是人工培植的三倍……”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姚柏年正站在藥材廠門口,手里拿著幾株剛處理好的藥材,對著專家組中的農業專家侃侃而談。
“姚師傅,您這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