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點點頭:“陸廠長說得對,現在的產量和銷售規模,確實需要更規范的管理。”
“就是這個道理。”陸青山繼續說道,“我們不能再用做小作坊的想法去管理企業了。我們雖然行的端正,但是呢,大家最近也看了,各方各面都對我們非常關注,我們要打起精神,把工作做足,把我們辛辛苦苦張羅的產業管好。必須建立明確的管理體系,劃分明確的職責范圍,這樣才能讓廠子走向良性發展。”
趙永年若有所思地說:“青山,你的意思是要重新分工?”
“不光是重新分工,是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陸青山站起身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組織架構圖,“我考慮成立一個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三個廠子的運營。”
他指著圖表繼續說道:“李建強擔任總工程師,負責安全、人事和銷售;錢進擔任食品廠廠長,同時負責三個廠的生產線設備維修;姚師傅擔任中草藥加工廠廠長,同時負責采購質量把關;王明擔任草本飲料廠廠長,同時負責新產品開發。”
幾個專家聽了這個安排,都頻頻點頭。
“那我們呢?”劉富貴有些緊張地問道。
“富貴,你和鐵柱、趙飛哥負責采購和銷售,這個任務很重要。”陸青山看著他們,“月娥繼續負責財務,這個更重要。”
“老蔫叔和趙磊負責養殖,二壯和趙強負責種植。”陸青山接著說道,“永年叔和大志叔作為村民代表,成立職工工會,負責后勤綜合管理。”
“青山,這個管理委員會誰來負責?”趙大志問道。
陸青山沉思了一下:“我來擔任主任,統籌全面工作。但具體的日常管理,還是要靠大家各司其職。”
“各位管理人員都是委員會的一員,享受管理分紅,所有人同時對我負責,有事向我匯報。”
“除去管理人員,全員職工現在七十多人,以咱們的村民和家屬為主。雖然親近,但我們絕不吃大鍋飯那一套,李總工盡快拿出來一套工資發放標準,考慮日常工資加上獎金的模式,讓干得好的職工多拿錢。”
“好!我同意!我這就辦!”李建強第一個表態。
“我也同意!”錢進、姚柏年、王明幾個人也紛紛表態。
村里的青壯們更是激動,他們沒想到自己也能在這個管理體系中有一席之地。
“那就這么定了!”陸青山拍板決定,“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按照新的管理體系運作!”
散會后,林月娥走到陸青山身邊:“青山,你這樣安排,大家都有積極性了。”
“光有積極性還不夠。”陸青山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我們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就在這時,趙鐵柱急匆匆地跑了過來:“青山哥,村口又來人了!這次是省里的車!”
陸青山心中一動,省里的人這個時候來,會有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