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以為,這種隱隱的暴力,可能會讓過去本就抑郁的林參絮又一次崩潰,卻沒想到林參絮其實比她想象中的看起來要更堅韌。
距離一起上《文學鑒賞》課的日子越來越近,林參絮只是上午提了一嘴自己打算買一輛小電驢,下午,林商月就坐上了電瓶車的后座。
這行動效率屬實不要太高好嗎?
這倒是為她們之后去y校上課做好了準備林商月穩穩坐在后座,由著林參絮的長發胡亂的糊在她的臉上,連同她那熟悉的香味。
林商月默默伸出了雙手,環抱住林參絮的腰肢,這才
蠶(十八)
上課,認真上課!
走什么神呢?
這是談情說愛的時候嗎?
拿到書本與筆之后,林商月老老實實的開始聽起了課。
縱然她過去看過閑書無數,但認真的從專業的文學角度分析,倒是頭一回。
自從報了信管專業,平日里上的各種數理課程早已耗得她腦細胞都快死光了。相比較之下,這種文學課實在是太過美妙,也太過舒服。
課堂授課的內容是討論易卜生的經典作品《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覺醒,決意要離開種種束縛,尋找真正的自我。
在19世紀歐洲的社會背景之下,女性的并沒有完整的經濟主體地位,而是需要依附于男性去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娜拉在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漸漸覺醒,開始思考與探索自身的存在:
“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1]”
“我要看看自己是否能搞清楚,究竟是這個世界正確,還是我正確。[1]”
這個故事最終以娜拉出走作為結束。而出走后的娜拉,會有怎樣的結局呢?易卜生并沒有繼續去說明。
幾十年之后,魯迅先生分析道:“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夢境的在目下的社會里,經濟權就見得最要緊了。第一,在家里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會應該獲得男女相等的勢力。[2]”
意在說明,覺醒后的女性,很難再愿意回到過去的困境之中。
但在整體環境并未實現平權的背景下,她的處境或許會較為艱難。所以,從事勞動,掌握經濟權,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