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日在北京有背景,雖然下鄉插隊到了長白山,但他手腕兒硬的,北京那邊來封信,知青辦的主任,就屁顛顛好吃好喝,把他當門神供著,臟活累活一點兒都不敢讓他干。
孫向日說是下鄉插隊,其實是旅游來了,待幾年,回頭他爹媽找個由頭,就能讓他知青返城,然后安排工作。
下鄉插隊,只是走個程序。
北京城里來的“頑主”,知青們都不敢招惹他,都是供著讓著,
偏偏這李浪,上來就是兩大耳光子,把孫向日揍成了豬頭。
這仇,那可就結大了!
“哎,誰讓孫少喜歡的那女知青,對李浪有意思呢,”
“就是那個叫呂安娜的吧?我聽說呂安娜跟童玉書有說有笑地回來,第二天還在知青辦弄了個教室,說要給李浪兩個妹妹教書。”
“這李浪也不知道給呂安娜灌了什么迷魂藥,讓她這么上頭……”
“噓!你小聲點,要是被孫少聽見,又要罵你了。”
“……”
“這小子還真釣到了十斤大鯉魚!”
胡學巖看到那尾金色鯉魚,一臉吃驚。
別人以為李浪運氣好走了狗屎運,才釣到了這尾十斤大鯉魚。
他可不這么認為,運氣也就是中魚那一刻,
怎么把魚溜上來,才最能看出一個釣魚人的技術!
單單就李浪溜魚那一手,胡學巖就看出來,火龍狩獵隊這個新上任的大隊長,是個釣魚高手!
“雙水村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號人物?”胡雪巖納悶道。
又是六百斤的野豬王,又是十斤大鯉魚,這么厲害的人物,咋會默默無聞呢?
“胡大爺,那小子真厲害啊,一下子就釣到了十斤的大鯉魚,俺真羨慕……”
“十斤,還湊合吧,馬馬虎虎。”胡學巖板著臉,不以為然道。
“俺記得胡大爺前幾年也在龍門河釣到了大魚,足足有25斤呢。”
“嗯,是草魚。”
25斤的大草魚,是胡學巖有史以來釣得最大的魚,現在還是龍門河一帶,附近幾個村子的記錄。
李浪釣的這頭十斤重的大鯉魚,也就讓他刮目相看,還真不至于讓他那么吃驚。
“咦,這小子是真敢啊,他居然帶了個麻袋?”
看到李浪掏出一個麻袋,把魚從魚鉤子取下,放了進去,胡學巖一臉訝然。
長白山這兒,冬天下大雪,溫度很低,經常在零下幾十度,冰釣時,釣到了魚,一旦把魚從水面拉出來,魚里面就會凍成磚頭,邦邦硬。
所以想要吃新鮮的活魚,是不可能的,除非上面擺個鐵桶,下面堆上木柴燒火,那魚還有可能活著。
不過這太麻煩,死魚就死魚,只要當天吃完,照樣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