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浪把魚遞了過去,張衛(wèi)國一把接住。
看著傻呵呵笑著張衛(wèi)國,李浪也是心頭一動。
他目光巡視整條龍門河,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龍門河資源真不少啊……”
這龍門河身為松花江下流,資源豐富,往年都有漁民駕著小船,撒網捕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長白山一樣,龍門河也是附近幾個村子賴以生存的漁場。
不過和往年相比,資源沒那么豐富,“棒打狍子瓢舀魚”現在也就圖個樂呵,再加上這兩年又鬧饑荒,村里人沒得吃,自然就把主意打到龍門河里的大魚身上。
但冬天大雪封河,想要通過冰釣搞到十多斤的大魚,可沒那么容易。
技術是一方面,魚餌也是另一方面。
蚯蚓的效果,遠遠沒有李浪那包特殊魚餌好使!
“這魚餌……要是讓城里那些愛釣魚的老干部知道,估計要搶破頭吧……”
城里的大官高級干部,平時沒事就愛甩兩桿子,用的魚餌是蚯蚓和苞米。
李浪這包魚餌要是讓他們知道,花幾十塊錢,他們也會買下!
“可惜就半袋子了……”李浪看著剩下的一半魚餌,搖搖頭。
這特殊魚餌釣魚效果這么好,他打算省著點用,不能浪費了。
“釣魚還是太慢了,回頭得弄個漁網蝦籠,放點魚餌,應該能搞到不少魚……”
撒網下蝦籠也是他們雙水村漁民常見的捕魚方式,不過這玩意,冬天沒法子弄,得等到開春,河面上的冰融化了以后,才好下網下籠。
“還真讓這小子叉到了大魚!”胡學巖盯著張衛(wèi)國抱著的那大魚,睜大眼睛。
“看那魚個頭……少說有三十斤啊!”胡學巖聲音帶著顫音。
三十斤的花鰱魚,就連是他,也要羨慕眼紅!
他在這龍門河的最好記錄,也就20斤的草魚,
李浪釣到的這條大胖頭魚,足足比他那條還重十斤!
“這小子咋釣到的?這么大的魚,這龍門河里我都沒見過幾次……”胡學巖驚駭道。
三十斤的大頭魚,在這龍門河,十分罕見,
一般也就十來斤二十斤,超過三十斤,那就是稀缺的大魚。
花鰱魚這類魚,只好水質好水草多,體型就能一直長,長到五十多斤都不是問題。
但這五十多斤的大魚,那都成精了,可不會輕易咬鉤上當!
更何況這還是冬天的龍門河,那更不可能了!
胡學巖舔了舔嘴唇,盯著李浪那條三十多斤的河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