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年,每個人的狀態都還是松散的。
武安侯亦然。
更死都想不到一大早有人敢在他府門口殺他。
出其不意、毫無防備,加上倆兇手身手極快,當場武安侯就被砍了幾劍,胸口被捅了兩個窟窿!
殺完人,趁巡城兵馬還沒反應過來,倆兇手快速往皇宮方向去,與在皇宮值夜、剛下值回府的御林軍右副統領在街上碰了個正著。
倆兇手快速將御林軍右副統領解決完,拎著滴血的劍轉頭就往城外跑。
等巡城兵馬得到消息趕到,連兇手的背影都沒看到!
消息很快傳入宮里,震驚整個朝野。
被殺的是御林軍最高掌權者和右副統領,全是方太后的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仇殺,是奪權殺人!
放眼如今朝堂,誰與方家奪權?誰最想奪御林軍全部掌控權?
是皇帝!
是蕭家!
明面上沒人敢說,但暗中人人猜測,這事就是蕭家干的!是北定王干的!
方太后那方悲憤之余,自然不會束手待斃,命人去查去反擊,并暗中操縱輿論,說這事就是蕭家干的,皇帝利用方家登上帝位后,就想卸磨殺驢除掉方家!
武安侯若與兩位兄長一樣,干了大逆不道的事,被查出來,按律法程序定罪、除掉,沒人會說什么,只會贊一句:這樣的人,是朝廷蛀蟲,早就該除去!
可武安侯沒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卻當街被殺,還是在新年被殺,奪權性質那么明顯,性質如此惡劣,皇帝當年又是在方家的扶持下才奪得帝位的,世人自然就要指摘皇帝兔死狗烹了。
然而就在朝臣和百姓皆暗中認定這事就是皇帝指使蕭家干的時,殺人現場發現了一個疑似兇手掉落的小藥瓶。
藥瓶上有南昭的標記!
南昭小世子蘇璟玄一下子成了嫌疑犯,被緝拿關押。
消息一散出去,加上蕭遲這方有心操縱,頓時武安侯當街被殺的真相就成了:
南昭小世子是將軍府義子。
將軍府通敵叛國是方家誣陷的。
南昭小世子給將軍府報仇,殺方家僅剩的一位國舅武安侯。
為擺脫嫌疑,把御林軍右副統領一并干掉,偽造成奪權殺人的假象,好讓方太后、讓查案的人和世人認為這事是蕭家和皇帝干的。
反正兇手沒抓到,真相到底如何,沒人知道,兩相一對比,朝臣和百姓就都覺得南昭小世子殺人為將軍府報仇的可能性更大。
畢竟蕭家和皇帝又不是傻的,就算要奪權,也不可能做得這么明顯被世人詬病!
肯定就是南昭小世子為了報將軍府被誣陷的仇,才殺了武安侯,怕被懷疑,便把御林軍右副統領一并殺了,偽造殺人奪權的假象。
那御林軍右副統領被殺,純純是個大冤種!
只是這南昭小世子運氣也不好,居然掉了藥瓶。
朝臣和百姓甚至開始覺得皇帝和蕭家冤,要不是南昭小世子掉了藥瓶,皇帝和蕭家就洗不脫嫌疑了,死后定會被寫入史冊,成為生后污名!
隨著南昭小世子被抓,一下子皇帝和蕭家沒人提了,聰明看破的人不會說,不夠聰明看不破的人都認定就是南昭小世子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