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國產的時候,重新設計的輕三腳架、取消了防盾和兩個輪子,重量也從1275公斤減輕到了53公斤。
雖然還是比較重,但對于當前的龍國來說,這個重量還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它的口徑和威力擺在這里。
而趙杰原先其實并不想選擇這款重機槍的,而是想要選擇蘇熊在70年代才服役的nvs重機槍,這也是最經典的重機槍之一了。
可惜這挺機槍以目前龍國的工業基礎來說造不出來,很多技術都超越了這個時代。
比如冷鍛槍管技術、更高精度的機床、鎳鉻鉬特種合金、127x108毫米彈藥等等,這一系列技術都需要突破才能生產出這挺70年代才開始服役的重機槍。
所以趙杰只能退而求其次,研制這挺54式重機槍。
對于當前的龍國來說,這挺重機槍完全夠用。
第二款槍械則是一款半自動狙擊步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
盡管這款步槍也是在60年代后期才開始服役,但這款步槍僅需要解決材料和加工精度的問題就可以進行生產。
目前這兩款槍械已經在進行試制樣槍,估計半個月之內就可以完成制造。
在完成了樣槍的制作后趙杰便來到了蓉城鋼鐵廠的新廠區當中。
在動員了上萬人,經歷了數月的搬遷之后,原先的幾個鋼鐵廠已經完成了整體搬遷工作。
并且鋼鐵廠內的設備都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安裝調試,已經可以投入到正式生產當中。
按照現有的設計,蓉城鋼鐵廠的鋼鐵年產量最高也就18萬噸左右。
盡管這個產量并不高,但對于趙杰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所以他接下來也著手準備對蓉城鋼鐵廠進行設備、技術、工藝、配方等全面的升級改造工作,將其打造成一個特種鋼鐵廠,專門生產各種合金鋼材。
材料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先進的材料,就算設計出再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機床設備都沒用。
所以這個鋼鐵廠也將成為趙杰的金屬材料實驗場所。
目前這個鋼鐵廠由于設備較為落后,主要還是以生產粗鋼為主,僅有部分爐子可以生產合金。
想要升級改造談何容易。
目前只能看看是否能從蘇熊這邊搞到一些必要的設備,最好能夠取得蘇熊的援建。
而想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要依賴蓉城制藥廠生產的青霉素。
在這一個月多的時間內,蓉城制藥廠在三班倒的情況下進行產能擴建和生產,已經生產出了18噸的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