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皇帝病逝,兩國形勢焦灼,漠風一直不肯放人。
兩年前,漠風傳來太子病故的消息,寧國要求送還仁德皇后,漠風拒絕。
今年草原大旱,為交換足夠的生存物資,漠風主動派使者求和,為表誠意主動送還扣押了五年的仁德皇后。
仁德皇后在侍衛的護送下暗中先行回京,豈料在青嵐山遭歹人截殺,失蹤至今。
消息傳回宮里,皇帝震怒,派蔡嘉銘親自來尋人,既要尋到人,又不能大張旗鼓弄得人盡皆知。
蔡嘉銘犯了難,先來青陽關探探路。
“早聽說宣威將軍治理有方,本官一路過來,街巷人人稱頌,的確名不虛傳。
”比自己職位高的人的稱贊,不是稱贊,是出難題的先行詞。
趙世成深諳官場說話這一套,起身拱手,“下官惶恐,不知大人此次前來有何貴干?”“你確實該惶恐!堂堂天子腳下,竟有歹人在青嵐山官道行兇,你犯有辦事不力之罪,知情不報又罪加一等。
”趙世成從圈椅滑跪到地上告罪,心中快速謀算蔡嘉銘突然發難的原因。
難道是青嵐山的山匪?這些山匪確實是他故意放任,養寇才能肥兵,是以盡管有百姓告官,山匪的事還是被壓下去。
可這些山匪大多小打小鬧,怎會引起上頭的注意?無非是借題發揮。
想到這兒,他小心翼翼問道:“下官可有贖罪之法,還請大人明示。
”蔡嘉銘聽出趙世成是個上道的人,不再和他兜圈子,將此行目的說出來。
“把被劫的那位全須全尾找回來。
”“哪位?”“從漠風回來的貴人。
”“那不是……”想到是仁德皇后,趙世成眼前一黑差點暈倒。
小小山匪哪敢打劫皇家衛隊?可這話他不能說,那不是不打自招了。
更要命的是,無論仁德皇后找到與否,他的將軍之位怕是都坐到頭了。
畢竟他當年受太子舉薦才入了興州衛,現在太后寶座上坐的是另一位……趙世成托詞稱:“這人海茫茫上哪兒找?”忽然廳中原地卷起一陣風。
“不用找,我在這兒!”聲音從后堂飄過來,躲了許久的梨花風風火火跑出來。
她本來打算趁趙世成會客時逃走,誰知剛過來就聽到他們說青嵐山劫道,又說要找什么人。
看到趙世成似乎很敬畏這位大人,梨花心念一轉跑進來。
廳上兩人齊齊回頭,梨花跪在趙世成面前,頭磕得邦邦響:“多謝將軍救命之恩,您就是難民的活菩薩。
”“什么難民?”京城附近有難民他們竟然不知,蔡嘉銘大驚。
趙世成側身瞪了梨花一眼,威脅她不要亂說話。
梨花假裝沒看見,繼續哭喊:“我們逃荒過來,沒吃沒喝,多虧將軍把我們安置在難民營。
”梨花此時衣衫破爛蓬頭垢面,但聲如洪鐘,鼻涕眼淚齊流,活脫脫一個剛吃飽的難民。
她給趙世成高帽子一戴,他想不承認也不行,難道要說建難民營是為了困住那些人?還是要說根本沒什么難民營,那眼前的“難民”如何解釋?蔡嘉銘斜眼看向趙世成,趙世成硬擠出一個笑容道:“是是是,近日城里來了些難民,為了方便照看,下官派人把他們集中到一起,還未來得及上報,但您放心,數量不多。
”“確實不多,三四十個而已,有不幸病餓而死的,將軍都在亂葬崗好好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