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上的武徒,已開始三三兩兩地散去。
呼喝聲、拳腳破風聲漸漸稀疏下來。
偌大的場地顯得有些空曠,只剩寥寥三四人,仍在咬牙堅持。
江青河的目光掃過那些離去的身影,大多是步履沉重,面色帶著明顯的蒼白,嘴唇也有些發(fā)干,明顯是氣血消耗過度的跡象。
原因無他。
習武之初,正是打熬皮肉筋骨、開拓氣血的關(guān)鍵時刻,消耗巨大。
而一天之中,唯有辰時左右,天地間一縷少陽紫氣初升。
人體內(nèi)氣血隨之勃發(fā),是錘煉體魄、搬運氣血效率最高的黃金時段。
一旦過了這個時辰,效果便會打些折扣。
更為殘酷的現(xiàn)實是,來這宛平武院求學的學徒,十有八九,都是出身貧寒的平民子弟。
或是家中變賣了薄田,或是省吃儉用數(shù)年,才勉強湊足了入門費用。
那點微薄的家底,在繳納了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喘不過氣的束脩之后,早已掏空。
哪里還有半分余錢,去購買滋補氣血、固本培元的昂貴丹藥?
因此,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上午這短暫的幾個時辰,便是極限。
苦修半日,早已榨干了身體的氣血儲備,手腳發(fā)軟,頭暈眼花。
再強行練下去,不僅無益,反而容易傷及根本。
武徒們只得帶著疲憊和饑餓匆匆離開。
或是找個地方歇息恢復,或是去城中做些零工苦力,賺取微薄的錢糧貼補生計。
武院本身并不提供餐食,那位于竹林后方,供普通武徒夜間歇息的武舍,不過是幾間大通鋪房舍。
七八條漢子擠在一張大炕上,汗臭、腳臭、鼾聲震天。
環(huán)境惡劣可想而知,若非實在無處可去,很少有人會選擇在此過夜。
江青河望著那些匆匆離去的背影,心中暗嘆一聲。
他懷中揣著的干餅,便是未來這幾天,唯一的能量來源。
只有成為平老的關(guān)門弟子,方可免費入住武院的獨棟宅子,享受食膳供應(yīng)。
武院深處,數(shù)棟宅子隱于竹林之間。
每棟皆配有一個獨立小院,供關(guān)門弟子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