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停頓后,話鋒卻陡然一轉,“那個王強……聽說在這次事件里,表現得很突出?”
錢大同的心猛地一沉,許國華真正的意圖終于浮現!
他提到王強,絕非簡單的詢問。
錢大同的神經,瞬間繃緊到極致。
他大腦飛速運轉,揣摩著許國華的用意。
是單純的關注?
還是……對王強產生了興趣?
或者,是對王強背后周海闌的忌憚?
電光火石間,錢大同做出了判斷。
他不能把王強捧得太高,那等于承認自己無能,也助長了對手的氣焰。
但也不能把王強貶得太低,否則顯得自己嫉賢妒能。
打壓功臣,更可能讓許國華覺得他掌控力不足。
他斟酌著詞句,語氣變得復雜起來,帶著長輩對后輩那種又愛又憂的復雜口吻。
“王強同志啊……年輕,確實有股子闖勁,專業能力也強,這次在污染事件處置上,是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先肯定了成績,這是事實,無法抹殺。
緊接著,話鋒微妙地一轉,帶著憂慮。
“不過……許市長,年輕人嘛,有時候就難免……鋒芒太露,做事不夠周全。像這次處理鄰縣金輝廠的事,雖然結果是好的,但方式方法上,就有些……操之過急!
越過了一些協調溝通環節,搞得兄弟縣意見很大,也給我們后續工作帶來了被動。局里也在努力引導他,希望他能更快地成熟起來,既要敢擔當,也要講方法、顧大局。”
這番話,錢大同說得極為誠懇,表面上是在說王強年輕、不夠周全。
實則,字字句句都在暗示王強不懂規矩、破壞團結,不尊重上級和兄弟單位。
將他果斷處置污染的行為,偷換概念成了魯莽、越權和不顧大局。
這既符合許國華電話開頭動靜不小的定性。
又巧妙地將王強的功勞轉化成了需要引導的問題。
電話那頭再次陷入沉默。
錢大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能感覺到許國華在思考,在權衡。
終于,許國華的聲音再次響起。
“是啊,你說得對。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事,但做工作,尤其是我們水利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光有沖勁可不夠。位置越高,越要懂得平衡,懂得規矩的分量。”
錢大同立刻捕捉到了這微妙的信號,心中狂喜!
許國華果然對王強不滿!
他立刻順著桿子往上爬,表忠心的機會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