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二蛋就趴在自己那張小書桌上,頭也不抬,眉頭凝成了疙瘩,他正在跟作業本上一道數學題較勁呢。
他娘親看了一眼那數學題上畫著的齒輪,說的正是杠杠的機械原理。
“哎,你咋愛上這個了?”
“不玩了,打麻雀算啥本事?胡梭哥那才叫威風!”二蛋固執地說著,繼續跟書本上那數學題較勁了。
在他小小的心里開始明白,沒有這點真功夫,長大之后是駕馭不了那科技含量那么高的大鐵鳥的。
胡梭的種子錦囊不僅僅在沙漠里生根發芽,還在孩子們的心里種下了一個夢——一個長大后,用知識和科技建設新疆的夢。
如今他們看見書本,眼睛都亮著呢,仿佛書中真地能教會他們駕馭“大鐵鳥”的方法。
二蛋的話幾乎是道出了兵團農場所有熊孩子們的心聲。
往日里村頭村尾那彈弓比賽那喧囂的場面也陡然消失了;彈弓失業了,也失寵了。
往日村口那棵老槐樹樹下,總是“噼啪”聲不斷,還有村里的老狗中彈后落荒而逃的哀嚎。
如今這幾天安靜得可怕,幾把稀奇寶貝一般的彈弓就那般被掛在了樹杈上,晃悠悠的,被遺忘了,落幕得很。
這種反常的安靜,反而讓家長們神經繃勁。孩子靜悄悄,就是在作妖。大人們反而坐立不安的。
晚飯時候,李大娘手里攥著鍋鏟,圍著圍巾,扯著嗓子喊著:“虎子,虎子,回來吃飯了。”
喚了好幾聲,狗都回家了,倒是沒看見那小子的身影,“這死小子又跑哪去了?”
按照往常慣例,虎子這個點,不是在“打仗”,跟其他村的孩子們搞一場百團大戰,就是滾了一身泥巴,灰頭土臉地溜回來
然而今天卻靜悄悄的。
“他爹,你看見虎子沒?”李大娘折回屋里,問家里的男人。
“一個下午沒聽見這小子動靜了,我怎么心里直發毛?別待會兒,捅了馬蜂窩;或者將誰家的輪胎給爆了。”李大娘越想越離譜。
同樣的,丫頭家也同樣彌漫著各種的不安。
他們家那對雙胞胎的女兒:大丫和小丫,平日里是拆家的小能手,甩著兩條小辮子,板凳腿都能給你卸下來。
可是今天家里缺破天荒地安靜。
丫頭爹爹心里沒底,直打鼓,拽著自家婆娘,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聽墻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