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因為家世背景的關系,恐怕他早都能調入朝堂成為一方重臣。
不同于呂望,高威是憑借無可置疑的文武能力才打破了上升的通道。
對于同樣出身寒微的翁修而言。
高威簡直可以稱得上他們這些底層文士憧憬追究的對象。
即便是出身豪門望族的孟長舟對其都是深感佩服。
所以不怪乎他們都非常相信高威。
“大人,人已經愿意交代了。”
當翁修說完的時候,帳外的慘叫聲都漸漸平息了下來。
很快,余貴的聲音便打斷了薛云的沉思。
“把人帶來吧。”
薛云干脆把高威的事情暫且先拋到了腦后,打算先解決眼下的事情再說。
一件件來,不急。
“是!”
古昔達再次帶進來人都變了個樣,渾身血肉模糊,濃郁的血腥味甚至都壓過了散發的惡臭味,使得翁修看了眼便差點忍不住嘔吐出來。
“回答我,你們的主力是何時離開的,如今又去了什么地方,為何你們沒有跟著離開……”
薛云上來便問了三個最在意的問題。
經過酷刑折磨的古昔達顯然沒有了之前的半點硬氣。
基本上已經是有問必答,一副只求速死的模樣。
盡管古昔達身為千夫長,但他對于戎人大軍的行動在不少方面都不太清楚。
畢竟能發派留守永平縣,足以說明對方的首領并不看重他。
說難聽點可能還會嫌棄他不堪大用。
不過看看他在永平縣的所作所為。
說明他的首領確實沒有看錯人,古昔達確實跟個廢物一樣不中用。
如果嚴格管束兵馬老老實實守住永平縣。
薛云都未必能如此輕松攻破,甚至損失的兵馬都不值一提。
根據他的說法。
戎人大軍離開永平縣后曾兵分三路打算匯聚于河陽府城下。
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在看到中原羸弱后都想搶掠多點,一窩蜂地反倒分配不夠均勻,干脆各行其是。
雖然途中遇到了一些阻礙,但三路兵馬最后還是成功在河陽府城下會師。
他們抵達河陽府的時候俘虜了眾多工匠百姓。
在動用工匠打造成出攻城器械后,戎人便讓數萬劫掠來的百姓充當炮灰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