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明,也是利用了這一點,直接瓦解中山國士族階層的經濟基礎,讓他們再也擰成不了一股繩,抱團作亂了
當中山國被滅消息傳到了江明駐守的長平時,江明也是樂得合不攏嘴。
他感覺自己這次賭對了,果然沒看錯人慕容烈確實是個可用之才!
其實,對于可用之才的標準,并不一定需要你有多么厲害的“奇謀妙計”。
只要能夠嚴格的按照‘上峰’的指示,把交代的事情給做好,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奇才了!
人太復雜了,各種客觀因素,主觀因素,都會影響任務最后達成的效果!
故而靠譜,其實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利用價值!
江明不是吝嗇的人,直接以鮮卑兩部可汗的名義,敕封慕容烈在中山國的地盤上建國,國號也叫‘燕’,是為慕容燕國,作為燕國的附屬國存在。
他這么做,無外乎是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自然是收買慕容烈的心。
我都封你為王了,你自然會對我更加的忠心耿耿,感恩戴德!
這可比把妹妹嫁給他要實惠得多
第二個目的,也是為了牽制鮮卑可汗。
一面是父親,一面是姐夫這慕容烈到底聽誰的?
江明肯定想讓他聽自己的
因為江明知道,拓跋部的人已經都拼光了。
現在整個北邊的局勢,都是慕容烈率領的那4萬多鮮卑本部的人馬在控制。
而這支部隊,又都是鮮卑可汗的部隊。
封慕容烈為王他自然也就有了獨立性的野心,不會再事事的聽從鮮卑可汗!
如此這般,通過矛盾轉移,江明相當于變相的控制住了這4萬人馬。
如若不然
鮮卑可汗一個命令,直接就能決定燕國北部邊疆乃至郡縣的生死。
倒不是說,江明信不過自己的老丈人,認為老丈人會‘反水’背刺自己。
但凡是指望良心,指望忠誠,指望友誼,這是不靠譜的。
必須要有一定的“矛盾”作為伏筆,進行相互牽制,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慕容烈都已經是新的‘中山王’了,自然也就不會特別的稀罕那個一直還沒有確定的鮮卑可汗的‘繼承權’了。
畢竟,從整體民眾的體量上來講,肯定是中山國要比鮮卑諸部落本部的人口多!
安排妥當了這些事情,智姚和韓家的大軍也殺到長平了!
江明也準備親自操刀,跟這晉國最有實力的大夫碰一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