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縱然是開臺辯經,也得準備好場外工作啊。
不過也正常,崔峴一人單挑整個大梁文壇。
若是做不到知已知彼,愣呼呼直接開辯,指不定哪天就陰溝里翻船了。
畢竟這玩意兒只要敗一場,文壇領袖的路,就會被迫中斷。
崔峴接過請柬,試探性問道:“那,學生就出發了?”
東萊先生擺擺手,笑呵呵道:“去吧,你14歲了,也該出去歷練一番,見見世面。
按照請柬上寫的,你去魯山縣官道驛站,自然有人接應你。”
于是,崔峴朝著老師長鞠一躬,而后轉身離開。
仆從老羅擔憂道:“老爺,小公子還小,從未走出過南陽。
如今朝堂之上局面混亂,李大人被調離,小公子可能也會被盯上啊。”
東萊先生笑道:“孩子大了,總是要出去闖蕩的。
我給他換了個身份,也算是一種保護。
他以后要走的路,注定了他不會平凡。”
“老夫有預感,小崔峴以后,會比老師走的更遠!”
“我作為他的老師,要做的不是把他拘在身側,而是親手送他飛出去,看他去九天翱翔。”
聽到這話,仆從老羅眼睛里浮現出希冀。
東萊先生則是站在廊下,看著自已最優秀的徒弟,身形消失在巷子外,表情既不舍,又驕傲。
另一邊。
崔峴歸家,陳氏、崔仲淵已經幫他把行李收拾好了。
一如當年,他第一次從河西村離家那般。
只是這次啊,陳氏、崔仲淵夫妻倆都沒哭。
一直掉眼淚的,倒成了小女娃崔瓔。
好笑的是。
她一邊哭,還一邊自我安慰:“沒事的,沒事的,阿兄是為了去教訓那些壞人!
但我還是好舍不得阿兄嗚嗚嗚。”
一家人都跟著笑。
陳氏好不容易把崔瓔哄睡著,而后替兒子整理衣衫,溫聲交代道:“娘還是那句話,出門在外,莫要委屈了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