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把一整掛豬腸子遞給蔡墩,讓他把豬腸子掛在附近的一棵大樹上。
而后,兩人恭敬地佇立,敬奉山神。
敬過山神后,秦明把其它豬下水拿了過來,首先用侵刀將豬心劈成兩半。
稍大一點的這一半兒,丟給了大黃。
大黃是黑虎的老大,也就是頭狗。
而頭狗的待遇就是先得到美味。
喂過了大黃,秦明又把另一半豬心投給了黑虎。
一個豬心,顯然不夠兩只獵犬吃的。
秦明便把野豬下水,諸如豬肝豬肺之類全都給了大黃和黑虎。
進山狩獵,祭拜山神與否全憑獵人自愿。
正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
但是,野獸的下水必須喂給獵犬,這是狩獵最根本的規矩。
獵犬為了主人,舍生忘死地與猛獸搏斗,受傷甚至可能丟掉性命。
如此忠誠,焉能不重賞?
而對獵犬的所謂重賞,便是打到獵物以后,能讓它們美美地吃上一頓獵物的下水。
只是,一般而言獵犬不敢吃黑熊老虎的內臟,但卻絕對把野豬的下貨當做美食。
時間來到正午,初冬的暖陽穿過樹枝映照在人的身上,讓人感到暖融融的。
看著兩只獵犬狼吞虎咽的樣子,秦明和蔡墩相視一笑。
大黃和黑虎也毫不客氣,大快朵頤。
只吃的是肚子溜溜圓,甚至美味都已經頂到嗓子眼了,兩只獵犬才跑到蔡墩身邊,趴下來休息。
這時,秦明問道:“兄弟,口袋呢?”
蔡墩一拍大腿,驚呼道:“明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