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看到時機已成熟,于是下令:“開三倉義舍,施粥不限量。”
當夜,紅土鎮的義舍亮起三十盞牛油燈。流民們攥著破碗涌來時,卻見白麻布裹身的道士們正在井邊做法。
張魯手持銅鈴立于高臺,口中念念有詞:“蒼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然吾道祖垂憐,特賜米粥,以救萬民”
人群中爆發出驚呼,幾個老者當即跪地叩首。
三日后,陳倉縣令帶著衙役闖入義舍,卻見堂內擠滿焚香禱告的百姓。
張魯正在為患病的孩童喂下符水,轉頭笑道:“大人可愿一試?此乃道祖賜下的神水,可解百病。”
縣令看著孩童喝完符水后蒼白的臉頰泛起紅暈,喉結動了動,最終只問:“每日施粥耗費幾何?”
“只需大人允諾,將城西荒地借予貧道建道觀。”
張魯雙手奉上帛書,“五斗米道愿代官府收容流民,日后賦稅”他壓低聲音,“可增三成。”
有人替他賑濟災民,縣令沒有理由不同意,很快接過文書簽字畫押。
傳教不可能發展成軍隊,然后推翻當地官府,張角都做不到的事情,張魯自然不可能成功,張魯自己發展起來也是借用了劉焉的勢力。
所以秦風只是讓他打通通道,并不是占據扶風郡。
張魯的可是老神棍。他將流民編為“道民“,白日修筑道觀,夜晚聽祭酒宣講教義。每收一人入道,便贈予五升糙米,對外宣稱是“道祖顯靈“。
半月間,城西的道觀拔地而起,鐘鼓聲日夜不絕,信眾比例已達三成。更妙的是,隨著災民入道,縣衙糧倉的壓力驟減,縣令反倒成了五斗米道的盟友。
張魯主動結交各地官府。他獻上許多銀子并一一寫信,信中寫道:“災荒之際,五斗米道愿為朝廷分憂。”
官員們看著眼前白花花的銀子,最終默許了陳倉的現狀。
這場旱災持續到秋末,當第一場秋雨落下時,陳倉城周邊的信眾比例已突破三成。張魯在新落成的天師殿舉行祭典,十萬道民頂禮膜拜。
他揮手施展“天師立教“,只見金色符文如流螢般飄向四方。當夜,陳倉周邊無數城鎮,信眾數量開始瘋長。
張魯站在祭壇上,望著周圍新組建的五千護教軍方陣。這些頭戴鬼面、身披玄甲的士卒,正是他這些日子的成果。
如果是他獨自一人,供養這數千護教軍,每天花費不少,不過現在由鄧艾統領的話,利用他屯田技能,糧食可以自給自足。
很快,用同樣的方法,張魯朝著槐里城周邊蔓延而去。
槐里就是現在的興平,距離長安只有幾十里。
喜歡網游三國之隱形大佬請大家收藏:(qb)網游三國之隱形大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