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時,李向西隨手丟給他一摞打印好的表格。
這是李向西做好的攪拌站考察信息表,里面有待填的攪拌站名稱、規模、地址、原材料情況等信息。
李向西說:“到了攪拌站,你負責做好記錄就行?!?/p>
文善發動了汽車:“李主任,我們去哪兒?”
李向西沒有理他,低頭擺弄著手機,不一會兒,文善微信里就收到了一個地址。
目的地是一個名叫華聯混凝土的攪拌站,文善心領神會地點了導航。一路無言,車里只有發動機轟隆隆的聲音。
李向西就是這樣,要去哪里從不提前說。有時候甚至都不發地址,只讓文善開車就行,然后會在某一個路口突然說左拐或者右拐。
每每這個時候,留給文善的變道距離,已經不多了,只能硬別后面的車,險象環生的情況時有發生。
這時候,李向西又會罵他,“你怎么開的車?”
這次要考察的攪拌站,總共有五十多家,散落分布在濟安、鄒寧兩座城市之中。
四十分鐘后,他們才到達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
攪拌站的大型電動推拉門緊閉著,旁邊鑲了深色瓷磚的墻上,掛著用不銹鋼的材料寫的“華聯混凝土”的金色招牌。
保安打了電話,確定了今天會有人來考察的事實,這才放行。
攪拌站的站長董峰,已經帶領了幾個人在站里準備迎接了。
華聯混凝土是本地攪拌站的龍頭企業,型號hzs200的大型生產線設備有四套,年生產能力輕松過300萬立方米。
李向西和陳凡下了車,董峰上前幾步熱情地握住了李向西的手:“歡迎領導來指導工作啊。”
“好,請帶我們參觀一下吧。”
李向西臉拉得像驢一樣,董峰熱臉貼了冷屁股,頓時心里感覺到不爽,但臉上還是掛著笑容,規規矩矩地帶著他們參觀。
他們首先來到了大型的原材料倉棚,石子的粒徑,各種規格都很齊全。
陳凡抓起一把碎石看了看,集料很干凈。不像有些地方的原材料,石子表面上總是灰蒙蒙的,那是含泥量多的表現。過多的含泥量,會對混凝土造成不好的影響。
細集料,也是選用的河砂,這種砂要比機制砂好,價格也更貴。
每種型號的集料都用磚墻隔開,形成了各自獨立的倉儲,不會發生串料的現象。頂棚上還有專業的環保噴淋降塵設備,符合環保要求。
光從原材倉棚里看,華聯混凝土絕對可以作為濟安市攪拌站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