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件事,景瑜對蕭景淵改觀不少,以及整個國公府,都對蕭景淵感激不已。
沈霜寧心情復雜,并未言語。
這一世,蕭景淵的確幫了她很多。
貴妃之死,并未掀起太大的風浪,反倒是幾日后的一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燕王府世子用所有的軍功,求圣上賜婚。
而他求娶的,竟是國公府四姑娘,沈霜寧。
這天,賜婚圣旨一下來,蕭景淵就揣著圣旨,騎著一匹棗紅馬,帶上人和聘禮,前去了榮國公府提親。
這般雷厲風行的作風,打了榮國公府所有人一個措不及防!
卻說一個時辰前,燕王妃比他先到了榮國公府。
天剛亮時,王妃便給國公府遞了拜帖,而后親自登門,先去拜訪了沈老夫人。
須知之前沈老夫人想為沈霜寧與蕭景淵相看,卻被燕王妃以“沈四姑娘年紀尚輕,恐擔不起王府主母之責,不如宋家小姐沉穩干練”為由婉拒了。
雖說相看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被拒也算不上難堪,但沈老夫人一生要強,心里終究是存了幾分芥蒂。
是以燕王妃帶著厚禮登門,坐在老夫人的暖閣里議親時,老夫人端著茶盞,慢悠悠地品著,臉上雖帶笑,話里卻藏著幾分疏離。
“前兒王妃還說,我們家寧丫頭性子太柔,怕是撐不起燕王府的門面呢。”老夫人放下茶盞,目光落在燕王妃身上,帶著幾分打趣,“怎么這才多久,王妃的心思就變了?”
在沈老夫人面前,王妃終究是晚輩。
可王妃當初那般說沈霜寧的不是時,一旁還有別的夫人看笑話,并未顧及她老太太的顏面,這會兒她又何必顧及王妃的顏面呢?
是以老夫人淡淡道:“別是因為宋家姑娘嫁去了東宮,就回頭找我家寧丫頭了,咱們可不撿人不要的東西。”
這話說得就十分刺耳了。
燕王妃臉色有些難看,當下就想甩袖一走了之,可一想到蕭景淵,她終究是忍下了。
柳氏也坐在一旁,聽到自己婆母夾槍帶棒的,也覺得這話有些過了,卻也并未說什么。
當初燕王妃有多看不上寧寧,她也是知道的。
今天燕王妃親自過來,怕不是她心里改主意了,而是為了世子才妥協的。
柳氏是過來人,她很清楚,若是女子嫁人,光得丈夫喜愛,卻不得婆母認可,今后的日子怕是要添不少堵。
蕭世子幾次救了寧寧是不錯,她對蕭景淵也有所改觀,可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柳氏不會輕易點頭。
況且,她還沒問寧寧的意思呢,寧寧點頭,她才會點同意,否則燕王府就算是天王老子,她也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