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莊里人喜歡他,連附近村落的居民都對他稱贊有加。
唯獨(dú)石頭打心眼兒里討厭這個“陳愿”,總覺得他那張溫和的笑臉下藏著什么,遠(yuǎn)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可若是說出去,旁人只會以為他妒忌“陳愿”。
這天,石頭蹲在田埂上除草。
瞥見不遠(yuǎn)處“陳愿”與莊主在談笑風(fēng)生,身后還跟著莊主的女兒時,心里陡然升起一股醋意。
于是忍不住對陳嘉抱怨道:“師父,當(dāng)初就不該把他帶回來,橫豎他在外面也死不了,現(xiàn)在好了,他賴著不走,還跟您搶功勞,莊子里的人眼里只有他,哪還記得您才是最早來教大家改良作物的?”
石頭冷哼一聲:“我看他啊,就沒安什么好心,指不定是來騙吃騙喝的!”
陳嘉正彎腰查看土豆的長勢,聞言頭也不抬地訓(xùn)道:“君子不在背后議人是非。什么功勞不功勞的,都是虛名罷了,只要是對田莊、對百姓有利之事,誰做都一樣。”
陳嘉心態(tài)豁達(dá)道:“少說多做,咱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見石頭仍憤憤不平,陳嘉又道:“再說人家陳愿也沒招你惹你,你總對他意見這么大做什么?與人為善方是正道,種善因,方能得善果……”
石頭沒讀過多少書,聽師父又要開始講這些文縐縐的大道理,腦袋“嗡”的一下就炸開了,連忙舉手投降:“師父我懂了!您教訓(xùn)的是,徒兒定當(dāng)謹(jǐn)記,再也不背后說人了!”
陳嘉也就不多說了,摸著土豆苗眼睛亮亮的:“這次改良,定能提高收成,這是造福社稷之物……”
這些天,謝延已經(jīng)將田莊的底細(xì)摸得一清二楚。
這田莊本是柳氏一族的祖產(chǎn),與京城榮國公府淵源深厚,這莊上的管事一家是柳氏的旁支,算起來還是沈霜寧的表親。
沈霜寧
謝延在心里念著這個名字。
那個知曉他秘密,害他身陷險境,還險些一箭射死他的國公府女娘。
真是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啊。
謝延眼底閃過一絲陰狠,他該給沈霜寧送去一份“大禮”才是。
正思忖著,一旁的柳莊主溫聲道:“陳愿,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紀(jì)了吧,可有想法在江亭縣定居?”
謝延迅速斂去眼底的戾氣,抬眸時已是一派溫潤無害的模樣,拱手笑道:“不瞞莊主,確有這個想法。江亭縣水土好,莊上的人也和善,若能在此安身,再好不過。”
柳莊主瞥了眼身旁的女兒,笑道:“莊上有不少勤懇本分的適齡姑娘,可有看上的?若是有心意,老夫替你做個媒。”
謝延搖了搖頭。
柳莊主道:“竟沒有一個看上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