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巖真想抽自己一耳光,這么簡單的辦法,自己就硬是沒想到。
魅影號搭載了全套的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本來是用來執(zhí)行夜間任務時使用的。
現(xiàn)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礫巖興沖沖地立即啟動了紅外探測傳感器。
結果卻很不理想,在賽克星暴躁的直射下,地表各處的熱輻射相當猛烈,并且還存在大量的熱對流,對觀測結果干擾很大。
熱成像下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分辨不出來溫度哪里高哪里低。
看來,只有等晚上了。
礫巖駕駛魅影號飛離諾斯塔尼平原,找了一處隱蔽的山谷,降落休整,睡上一覺,準備后半夜再行動。
黎明前一小時,此時應該是全天溫度最低的時刻,地表吸收的熱量應該也散發(fā)地差不多了。
魅影號像幽靈一般,無聲無息地飛抵目標地點。
礫巖先試著用熱成像系統(tǒng)觀測了一下,很好,現(xiàn)在終于能測出地表不同物體的溫差了。
很快,魅影號以目標地點為圓心,開始螺旋狀盤旋飛行。
礫巖配置了拼接模式。
魅影號的熱成像系統(tǒng)會沿途記錄溫度變化,并自動拼接成一幅整個地區(qū)的溫度分布圖。
很快,盤旋完畢,魅影號轉為懸停狀態(tài)。
礫巖停止了熱成像記錄,并把最終的溫度分布圖投到了主屏幕上。
兩人開始檢查圖上的異常高溫點,檢查的重點則是各個河段。
半小時過去了,果然,發(fā)現(xiàn)了三處河段,溫度比其他河段高2-3攝氏度。
而且更要命的是,三處河段分屬不同的地下河。
要么這三條地下河都屬于鈾濃縮工廠的散熱工程的一部分。
要么就是附近有地熱資源,加熱了河水。
礫巖又為難了,嫌疑對象居然有三個!
如果潛入每條嫌疑河段詳細調查,時間肯定不允許。
而且這是敵人的地盤,任何大動靜都會讓被發(fā)現(xiàn)的風險增加。
礫巖一邊思考,一邊看著夜色下汩汩流淌的河道。
天氣很晴朗,黑褐色的河水,此時正反映著夜空中的星辰,形成了森林中一條蜿蜒的燈帶。
一陣風吹過,河面上的倒影被撕裂了,因為視覺暫留效果,呈現(xiàn)出拉絲狀的拖影,仿佛一團放射狀的星云。
放射性?
礫巖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