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分鐘后,一聲聲準備就緒的答話,通過頭盔上的腦機接口貼片,反饋到礫巖的腦海中。
“目標:永夜港正南100萬公里。曲速引擎,點火。”
此刻,如果黑暗的宇宙中有一個觀察者,就能看到漆黑夜空中漂浮的十多艘星艦,忽然發(fā)出了耀眼的閃光。
這是因為光行差效應在前進方向聚集輻射,而星艦在突破光速時,積累的輻射能量瞬間釋放,類似極端的切倫科夫輻射。
這道閃光的瞬間的亮度,達到了-2的絕對星等,接近巨恒星的絕對亮度。
緊接著,長度收縮效應顯現,星艦沿運動方向坍縮為了一片二維薄片。
與之對應的,其行進方向上,出現了多道星艦的殘影,有點像電影放映過程中卡頓一樣,這是超光速運動造成的光學畸變之一:幻影效應。
星艦的后方,沒有任何尾跡,因為后方的光無法追上超光速飛行的星艦,形成了所謂的黑暗光錐區(qū)。
珠寶盒星團,再次變得寂靜無比。
因為建造時間有限,此次出擊的,一共是15艘無人星艦。
包括:“驚蟄”級護衛(wèi)艦4艘,分別由箐、鶯、蔓姝、艾爾夏遠程操控。
“清明”級重巡洋艦4艘,分別由茉雪、風舞、鏡霜、宵雨遠程操控。
“谷雨”級戰(zhàn)列艦4艘,分別由銥、蕓、玥影和伶遠程操控。
“芒種”級載機母艦2艘,由瑾和嵐遠程操控,各自搭載了30艘“小暑”級偵察無人機和200艘“小雪”級攔截無人機
唯一的1艘“冬至”級殲星艦,則由礫巖親自操控。
各級別星艦的參數如下:
“驚蟄”級護衛(wèi)艦——長1200米,
質量約450萬噸。
動力方面,主動力是一臺最新的零點能發(fā)電模組,最大發(fā)電功率約150億千瓦,備用動力,則是兩臺60億千瓦的反物質湮滅發(fā)電機。
武器方面,“驚蟄”級護衛(wèi)艦主要負責中短距離防御,所以每艘都裝備了12組極紫外線激光發(fā)射陣列,以及16組速射電磁炮炮塔,另外每艘還搭載了20枚曲率引擎反物質魚雷,用于在混戰(zhàn)中偷襲對方的高價值目標。
防御方面,礫巖完全放棄了各類耗能巨大,且容易被針對的能量護盾,采用了最簡單粗暴的防御方式,即給船體包裹上嚴實的“精金”外殼。
如果敵人能輕松擊穿或者融化這層堅不可摧的護甲,礫巖也就認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