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她喘口氣,張老太那尖得能扎透耳膜的聲音,在混亂中響起來。
“官爺,官爺看那邊,那個穿藍衣裳的,”張老太的手指頭,毒蛇一樣指向魏書漫,“她是倉吉郡郡守的女兒,是她私自開放城門,才讓那些染了瘟疫的人從遼集郡逃過來。”
官兵一聽,神色立馬變得嚴峻起來,長矛一轉,直指向魏書漫。
人群里的流民一聽魏書漫是倉吉郡郡守的女兒,還跟瘟疫扯上了關系,嚇得連連后退。
哪還有人記得昨晚提起郡守女兒魏書漫,開城救民時的感激之情?
魏書漫被眾人推搡著,踉蹌了幾步,差點摔倒。
楚桑寧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拽到懷里護住。
“如果不是她打開城門,你們覺得你們現在還能好好站在這里嗎?”
楚桑寧大聲為魏書漫辯解,冷眼掃視著周圍沒有一絲人情味的眾人,“只怕現在的你們已經感染了瘟疫,成了禿鷲嘴下的食物。”
眾人面面相覷,有的人垂下頭,有的人默默往后退了幾步。
終于,楚桑寧幾人周圍空曠不少,連官兵手中的長矛也放了下來。
張老太眼見自己計劃落空,立馬縮回進人群。
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輛馬車在混亂的人群前停了下來。
一個身穿官服的人從里面走出,嫌惡地掃了眼山口里的饑民,聲音冷得掉冰碴。
“郡守下令,流民一個不準入城,再往前沖,格殺勿論!”
“但我們郡守身為百姓父母官,實在不忍,特令我前來此處施粥。”
眾人一聽終于有吃的,哪里還記得住剛才那句‘格殺勿論’?
很快,城門旁邊支了個破棚子。
兩口大鍋冒著點可憐的熱氣,里頭那“粥”稀得能照見人影,漂著幾片爛菜葉和死蒼蠅。
而在大鍋旁邊立著個大木頭籠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破棚子前圍滿了饑民,大家都可憐巴巴地望著里面稀得能見鍋底的粥,等著官兵施粥。
“施粥。”
一聲令下,饑民蜂擁而上,舉著手中豁口的破碗。
“官爺,行行好,家里孩子快餓死了。”
這時,一個尖嘴猴腮的胥吏拿著本冊子,老神在在地說道:“以丁換糧,交一個男娃,換一碗粥,過時不候。”
這哪是換粥,這是賣兒賣女換口吃的!